東北網9月16日訊 『老趙大哥,這是你這個月的獎勵。』8月10日,肇州縣興城鎮大閣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靳長巍和兩名隊員從村裡『愛心超市』拎了一桶豆油,再一次來到貧困戶趙有志家。
『現在不偷懶了,有乾勁了吧?』靳長巍打趣道。趙有志連連點頭,衝他咧著嘴笑了。
趙有志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他多年前得了脈管炎,導致右腿膝下截肢,喪失了勞動能力。從此,趙有志沒了『志』,終日借酒澆愁,靠政府救濟度日。『油瓶子倒了都不扶』說的就是他當時的狀態。
『第一次進他家屋都「下不去腳」。』靳長巍說,屋裡到處堆的是酒瓶子,邋遢的趙有志蜷在炕上,一身酒氣。院裡的菜園子也是鄰居幫著收拾纔沒荒。
駐村後,靳長巍沒少往趙有志家跑,開導的話說了『一大筐』,可是趙有志就是『油鹽不進』,張嘴要幫扶,閉嘴要救濟。
『靳書記,聽說村裡「愛心超市」給貧困戶發豆油了,我家啥時候給呀?』靳長巍給一些貧困戶發東西時,被趙有志看到了,生怕自己被落下。
這一問,讓靳長巍找到了『志』病的解藥。用『先進』激『後進』,帶出內生動力,纔能從根本上解決趙有志的問題。
『趙大哥,咱們的「愛心超市」不搞平均分配,按照家裡的生活衛生、打理菜園子等10項指標進行打分,當月評比考核合格的,贈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當獎勵。』
靳長巍的話,在趙有志的心中『紮根』了。當靳長巍再次來到趙有志家時,著實被『嚇』到了。
『那天下午兩點多鍾,我進院就看到趙有志正坐在菜園裡拔草。因為天熱,往常這個時候,他都是在屋裡睡覺。我又屋裡屋外轉了一圈,發現空酒瓶也不見了,衛生也好了。當時我是發自內心為他高興,當即就送給他一袋面粉。』
打那之後,趙有志變得勤快起來,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更成為『愛心超市』的受益者。
現在,不僅自家的小菜園不再需要鄰居代勞,趙有志還在院子裡養了駐村工作隊送來的雞雛和鵝雛。村裡的面粉廠也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之下,打開了銷路,這讓趙有志和村裡的其他貧困戶又多了一筆收入,每戶每年能有1000-3000元不等的分紅款,趙有志也脫貧了。
8月10日,記者來到趙有志家時,小菜園裡種的柿子、苞米已經成熟,禽捨裡的雞、鵝即將出欄。鄰居們說:『老趙變化太大了,現在絕對是過日子的好手兒。』陪記者一同進院的靳長巍拎著一桶豆油說:『這個月的獎勵還得有你一份兒。』
臨走時,靳長巍對趙有志說:『工作隊已經把你的材料上報到縣殘聯,成功為你申請了假肢。過一段時間,你出門就不用拄拐了。』
聽到這話,趙有志激動地說:『黨和政府啥事都幫我想著。今後我一定好好乾,不讓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