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6日訊 面對疫情對農民工轉移就業帶來的影響,愛輝區把保農民工就業作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牢牢抓在手上,深挖自身潛力,著力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做大總量、提高質量,農民工就業形勢持續穩定。截至目前,全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及短期務工2.1萬人,同比增長3.6%。在近日召開的全省農民轉移就業典型經驗交流會上,愛輝區作了典型發言。
愛輝區加大惠企政策落實力度,強化保障要素支持,全力以赴幫助市場主體活下來、留下來、強起來,為穩定就業提供更加堅實保障。以政策落實激發主體活力,落實落細各類『免、降、緩、返、補』系列降本減負政策措施,累計發放補貼資金69.4萬元,鼓勵引導企業少裁員、不裁員。以復產復工保障企業生存,全面簡化手續,在國家出臺相關規定一周內,全區106家涉農企業全部復產復工。以產業拉動壯大主體,全面推進省市『百大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優先吸納農民工和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截至目前,全區14個省市『百大項目』吸納農民工就業1500人。
為拓寬農民就業新渠道,愛輝區依托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深挖用好本地吸納農民工就業潛力。拓寬三產融合就業渠道,借助承辦第三屆全省旅發大會,實施知青文化體驗園、龍江民居等項目,帶動2000餘名農民實現就業。抓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建設中藥材示范基地、示范園區16個,帶動近千名農民參與種植,鼓勵支持發展草莓、西瓜、蜂蜜等特色農業,帶動吸納300餘戶農民就業。以創新創業引領就業,建成2萬平方米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30家,吸納600餘名農民實現就業。
愛輝區牢固樹立為農民工服務理念,不斷提高就業服務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典型性。全力幫助農民工返崗就業,利用農民轉移就業資金對省外務工的農民給予一次性交通補貼19.5萬元,惠及務工人員315名。開展『掛鋤期』農民轉移就業專項行動,依托農村大集、早市、夜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就業信息和法律法規宣傳7次。拓寬農民就業信息獲取渠道,組織相關部門收集發布各類招聘崗位信息206條。健全多元化培訓體系,通過『雲上智農』APP、短期培訓班等形式,為全區1.3萬名農民工開展電焊、駕駛等方面培訓,解答諮詢800餘次。大力培樹就業創業典型案例,利用各類媒體搭建創新創業交流平臺,選樹先進典型7人,培育鄉村網紅15人。
愛輝區還不斷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對貧困戶、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形勢的監測和分析,積極化解降薪欠薪、勞務糾紛等矛盾問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加大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力度,增設非全日制鄉村保潔員、殘疾人協管員等公益性崗位,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35.5萬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356人。幫助農村『三留守』人員解決實際問題300餘件,解除外出務工農民後顧之懮。開通農民工權益維護『綠色通道』,簡化辦案程序,建立勞動保障監察、信訪、仲裁部門聯動機制,深入企業了解用工動態,及時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共巡視監察用人單位142戶,涉及勞動者713人,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權益訴求的案件1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