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稻菽飄香季 金秋豐收時 ——黑河大地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路采』系列之一
2020-09-16 14:26:44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6日訊 農民最喜是豐收。在第三屆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本報記者在鄉村采訪,請農民朋友暢談豐收的喜悅之情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一年的辛勤耕耘終於要在金秋時節迎來累累碩果,這幾天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忙著檢修農機具,為農作物收獲做好准備。理事長蓋永峰介紹說,今年,合作社種植面積共1.7萬畝,其中大豆1.1萬畝,玉米0.6萬畝。合作社主要采取合理輪作、深松整地、秋起壟,能提前在播種期播種。區裡的農技專家也經常為種糧大戶做培訓,進田間指導,執行封閉除草、合理的中耕管理,目前大豆長勢特別好,預計產量將增加近2萬公斤,又迎來一個豐收年,好多社員都打算來年增加種植面積呢。蓋永峰種了20多年地,他說近幾年合作社社員年年都能領到沈甸甸的分紅款,多虧了大機械和科技化水平的提高,此外,還實施了減化肥、農藥、除草劑用量的農業『三減』行動,過去的『氮磷鉀』『老三樣』化肥,正在逐漸被有機肥替代,合作社作物種植向『綠色』轉型,產品銷路也越來越寬。蓋永峰說,來年合作社還要繼續擴大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堅持打綠色牌,走有機路,向科技要產量,向科技要效益。

  北安市城郊鄉革命村農民朱晶戀戀不捨看著剛剛被客商選定購買的三匹馬:『我給每一匹馬都起了名字,只要一召喚它們就會顛顛兒的跑過來,跟我打滾撒嬌,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朱晶十幾歲就跟隨父親養馬,如今已經有30年的養馬經驗:『現在養馬的人越來越少,與養牛、養羊相比,養馬的風險較小,見效快,市場好,發展養馬是個致富好項目,市場行情好的時候,一匹馬就能賣到5萬元,現在飼養的這19匹馬,一年五六萬元收入不成問題,我正和幾戶村民合計著建一個養馬合作社,采取統一放養、統一配種、統一銷售的養馬模式。』在朱晶的帶領下,革命村的4戶村民都也看好了這個行業,開始飼養馬,每天這幾戶飼養者共同探討養馬經驗、共同放牧,跟隨朱晶一起走向了致富路。

  瞧著地裡的莊稼順利出苗、長勢喜人,嫩江市伊拉哈鎮五四村農民張樹民滿懷喜悅和期待地等待著『開鐮收割』,更對秋收信心滿滿。他說,今年包種土地種植大面積的大豆和玉米。春播時搶抓農時,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紮堆聚集,雖一波三折,但采用大馬力和先進精量播種機等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進行播種作業,標准高、效率快,確保了農作物播種在豐產期。張樹民堅持綠色種植標准,『克服困難,堅持農業生產標准不放松,科學種田,合理施肥,確保糧食生產達到綠色種植標准。』按照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測土配方,張樹民種地實施科學種田。在田間,他指著孕育莊稼的土地介紹,用的肥料是生態環保二銨,已經用了四五年,綠色種植發展需要綠色肥料,用這個肥料把地『養』過來,向著綠色產品的標准努力達標。結莢期的大豆、抽穗期的玉米,在田間地頭『汲取』營養,為果實成熟儲備『能量』。沈甸甸的作物象征著豐收的希望,『一年忙活就等著能在收獲的時候,心裡滿意辛苦成果。明年種植,繼續走綠色種植道路,多學習新品種新技術,種出黑土地自己的綠色作物。』張樹民說。

  『幸福是勞動創造的,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這是愛輝區新生鄉新青村24歲的青年農民劉剛在微信朋友圈發的一句話。最近劉剛很忙。又到了收獲的季節,作為農民,他忙著收獲自己種的100多公頃小麥和黃豆,看著一車車糧食從田地裡拉出來,換成銀行戶頭上不斷增長的數字,劉剛高興得合不攏嘴;作為農村經紀人,他忙著為村民豐收的糧食找銷路,目前他已經幫老百姓銷售糧食500多噸,並無償為村裡貧困戶提供銷售渠道,看著鄉裡鄉親對自己豎起的大拇指,劉剛特別有成就感。劉剛說,現在好多人都不願意當農民,尤其是一些青年人,他們出不得汗、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我雖然有條件進城找工作,但是我更離不開這片黑土地,我要當一輩子職業農民。為了明年擴大種植面積,劉剛用自己這幾年代銷山產品和種地掙的錢購買了一臺2204拖拉機和一臺播種機,還添置了烘乾設備。『習總書記號召年輕人把奮斗的汗水揮灑到農村的廣闊天地中,我要靠奮斗收獲自己的幸福夢想。』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2020年黑龍江省農民豐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