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市強化『三項舉措』築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基
近年來,安達市教育系統始終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理念,強化教育引導,創新實踐載體,拓展育人陣地,挖掘教育內涵,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與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相結合起來,努力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質。全市36所學校先後被評為各級文明校園、師德師風先進集體、優秀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

一、搭建『三個平臺』,形成千帆競發良好態勢
(一)搭建主題教育平臺。近年來,安達市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每年組織開展大型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4次,評選『新時代好少年』、陽光少年、美德少年200人次。結合全國『中華魂』主題讀書活動,倡導『書香校園』建設。組織了『我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活動,每名學生累計閱讀量達到萬字以上。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堅持開展『閱讀經典,感悟人生』讀書匯報會。在活動中,全體師生、家長共同參與,共表演了經典誦讀為主,話劇、舞蹈、故事等表演形式為輔的優秀節目200多個。舉辦了國歌、紅歌、校歌、班歌比賽,開展了革命歌曲大家唱、革命人物事跡大家學、革命理想大家談等活動,主題教育平臺成功搭建。此外,各校還定期舉辦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全體師生人人參與,個個爭先,集體榮譽感明顯增強,團隊精神日益高漲。
(二)搭建志願服務平臺。積極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社會風尚,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定期組織青年志願者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並送去了慰問品。圍繞文明城市創建,組織志願者走上街頭,開展文明城市宣講、衛生清掃等環境整治和勸導文明活動。通過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每一名志願者都體會到了關愛他人的快樂。截至目前,僅第二中學現有注冊青年志願者3000人,服務總時間已超過四萬小時,人均服務時間達到了200小時以上。學校被評為省級優秀志願服務站。
(三)搭建社團教育平臺。各學校始終堅持『立足實際、全員參與』的原則,開闢專用場地,安排固定時間,成功組建了球類、書畫類、藝術類、語言類、益智類等學生社團500餘個。每個社團都遴選校內學有專攻的教師擔任輔導員。其中書畫社團和藝術社團還分別聘請著名書法家吳慶東、資深音樂人李長河以及老年大學教師為指導教師,定期到校教授輔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開闊了學生視野,提昇了綜合素質,學生在活動中盡情放松,盡顯纔華,既陶冶了美好情操,又張揚了青春個性。
二、打造『三支隊伍』,合力創新引領道德航程
(一)打造『五老』教育團隊。為充分發揮『五老』的優勢作用,發揚他們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學校將退休的老領導和老教師組織起來,根據『五老』的優勢特長,先後組建了革命傳統、思想道德、法制禮儀、心理健康、助學助困、文藝活動等6個教育組,為發揮『五老』作用提供了組織保障。定期組織『五老』進校園活動。邀請退休老校長鄒國泰、姚亞萍等人,為入學新生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報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打造學校教育團隊。創新傳統德育隊伍建設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精髓灌輸到每名教師心中,每個學校先後成立了三支學校教育團隊,包括由德育校長領銜,政教主任和團委書記擔綱,統領班主任和德育管理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專業教育第一團隊;由教學校長領銜,教務主任和教研組長擔綱,統領任課教師的核心價值觀教書育人第二團隊;由常務校長領銜,總務主任擔綱,統領財會、安保和後勤人員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服務育人第三團隊。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總領三支團隊,統率全局,各團隊人員職責、任務、目標明確到位,工作流程和履職技能一流,都把核心價值觀進校園工作抓在手裡,落實到行動中,凸顯在效果上,實現了核心價值觀落實無盲區、無死角、全天候、全覆蓋。
(三)打造家庭教育團隊。近年來,學校通過『三寬』家長學校、校班兩級家長委員會、家長座談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作為必修內容,全力打造家庭教育優秀團隊,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三方均衡』的教育合力。定期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家校共建經驗交流活動,將活動中評選出來的家庭教育行家,聘為家長學校兼職講師,定期對全體家長進行科學指導。
三、拓寬『三種渠道』,凝神塑魂高揚理想風帆
(一)拓寬愛國主義教育渠道。近年來,各學校不斷拓寬愛國主義教育渠道,將侵華日軍731細菌部隊安達實驗場和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師生親臨現場,開展緬懷先烈、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活動。利用校園網站、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媒介,利用清明節、端午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力度,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時刻向學生傳授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傳播好聲音。
(二)拓寬思想道德教育渠道。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想精髓滲透到教學環節上,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各校制定了實施方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中,貫徹落實率達到100%。倡導每位教師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中關於核心理念的重要內容,在教育教學中加以貫徹落實。編寫校本教材,有計劃組織學習活動,將傳統文化、誠信教育與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合,實現了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目標。同時,學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拓展延伸,貫穿到學校後勤管理、安全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各個環節,堅持把核心價值觀教育元素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根植於學生心靈的土壤中。
(三)拓寬行為習慣養成渠道。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渠道不斷拓寬。每個班級下發『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資料,每班粘貼『24字』宣傳畫,由班主任利用早讀、中午課前時間組織學生進行2次誦讀活動。利用開學典禮、昇旗儀式等大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認同感和榮譽感;組織《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一日常規》學習討論,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觀看感恩教育宣傳片、召開主題班會、出宣傳欄、辦黑板報等形式,開展感恩祖國、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感恩師長等系列教育活動。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動,每個學生與六位家長結成共建對子,倡導文明新風,參與文明創建,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同時,全市共組織校級核心價值觀背寫比賽43次,班內比賽1300多次,使學生充分理解『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深刻領會和准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容和基本要求,自覺規范自己言行,樹立遠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