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黑河驚艷的旅游名片
2020-09-19 09:27: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熱情的黑河——中俄黑龍江公路大橋、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吸引眾多外地游客。

  ●流動的黑河——知青宿捨、知青食堂、知青供銷社……每個細節和元素都讓游客找到歲月流過的痕跡。

  ●時尚的黑河——鄉野公園、璦琿國際汽車營地、俄羅斯風格民居展現鄉情、野趣和異域文化氛圍。

  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與黑河的邂逅,是以一個驚艷開始,無數個驚艷接踵而來的。

  這座中俄交融的邊城,總能以獨特的方式吸引著人們迫不及待地走進她。在認識她的過程中,我們選擇從大橋開始。

  黑河人對大橋的鍾情,似乎飽含著更多的城市記憶和中俄情懷。從1987年208噸地產西瓜換回俄羅斯阿穆爾州360噸化肥的首次以貨易貨,到邊貿跨境旅游的迅速發展,黑龍江大橋的每一步進展也伴隨其中。打開國際通道,培育國際市場空間,黑河對外開放的信號從未減弱,黑河人對於大橋的期待也從未停止。

  33輪會談,3年建設,大橋的每個節點都牽動著兩岸人心,更詮釋著時代的進步強音。『建橋的時候,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大壩上看建的怎麼樣了,所以大橋建成後,我們又修建了觀光塔和大橋公園。』黑河跨境交通基礎設施保障中心綜合科科長劉湘冀說。

  公園裡,紅藍色塑膠跑道,綠色的草坪,黃色的花海,鮮明的色彩和操著不同口音的游客是熱情開放的黑河一瞥。觀光塔上,兩位老人正在眺望遠方,閑嘮家常,『等大橋海關通了,去俄羅斯就更方便了,咱黑河真是越來越好了。』

  與大橋一樣吸睛的還有『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1935年,胡煥庸先生用手工畫圖的方法,畫出了這條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

  漫步公園,依據簡化的中國版圖確定步行環道,強化人口地理分界線的區域特征,園內步行環路串聯起各個分區,人們在游覽中,體味歷史的厚度,感受時空的流轉。

  彼時,線的東側聚集全國96%的人口,線的西側僅有4%;如今,黑河正吸引著離家在外的企業家回鄉創業。

  翟振宇,黑龍江宇瑞興民宿開發公司總經理。作為地道的黑河人,2019年他從南京返鄉,在黑河愛輝區外三道溝經營起了知青民宿。知青宿捨、知青食堂、知青供銷社……每個細節和元素都讓有過那段特殊經歷的人們找到當年的歲月留痕。『外三道溝村也被稱為北疆知青第一村,先後有83名來自各地的知青到這裡戍邊墾荒。小時候,知青還抱過我,那段回憶很難忘,所以去年我回來建了這個知青民宿。今年有很多外地知青組團來重溫當年的青蔥歲月,一個月的營業額也達到了十幾萬元。』翟振宇說。

  鄉野公園、璦琿國際汽車營地、龍江民居,與外三道溝相鄰的另一個爆款景區正吸引著各地游客紛至沓來。這裡分分鍾能拍出文藝大片,為想要釋放熱情與活力的都市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游玩體驗。

  以林水為體,以鄉野為意,以滿達俄文化為韻。沿331國道建設的田園雕塑、多彩農業、休憩公園和特色村寨,展現厚厚的鄉情、濃濃的野趣;汽車營地的宿營帳篷,遠離塵囂,接近自然;俄羅斯風格的龍江民居,華麗而精致,營造了『莫斯科郊外』的異域氛圍。

  開放的黑河,流動的黑河,時尚的黑河,這些城市表征一起融為人們心中的黑河。有人說,人生最好的旅行,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久違的感動。在黑河,正是這樣。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雙節同慶 家國團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