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1日訊 近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表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趙鳴雁同時獲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兩項榮譽。
在我省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趙鳴雁帶領300餘名醫護人員,經過43天的努力,用精湛的醫術和敬業的職業精神,成功挽救了60餘名重癥及危重癥患者的生命。有人問她,面對患者密集轉入、感染風險高、工作壓力大的挑戰,如何應對?她說:『不畏懼、不疏忽、不放松,患者的生命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必須百般努力、盡職盡責,這場戰「疫」只能贏不能輸!』
2月9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作為省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集中收治重癥、危重癥患者,向新冠病毒發起總攻。趙鳴雁主動請戰,參與布局群力院區ICU的改建工作,肩負起全省重癥及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任務。經過兩天兩夜的奮戰,重癥救治中心改建完成,醫生護士全部到位。2月12日23時35分,伴隨著救護車呼嘯而來,第一位危重病人轉入,戰役打響了。
保證重癥危重癥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提高生存率,是趙鳴雁和『戰友』們的奮戰目標。與病毒之間只隔著一層防護服,可他們沒有退縮。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病房一查就是6個小時,結束後,趙鳴雁顧不上休息,立即加入到對省內其他地市危重癥患者的會診中,『ICU病人情況復雜,患者的每一個體征變化都不能放過,爭分奪秒分析研判,根據不同情況,精准施策。』趙鳴雁說。
在危重癥治療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在全力搶救病患的同時,想盡辦法通過密切的監測,為患者提供支持性的治療,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采取輸注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的免疫血漿等輔助治療方法,緩解患者的病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創新『過渡病房』,把病人按照病情的輕重作了分級管理,讓整個治療過程、監護和護理更加精細、科學、有針對性,取得了較好效果。
2月16日,全省首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神經外科手術成功進行,挽救了一名突發大面積腦梗死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2月18日至19日,先後兩次啟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及時搶救兩名危重癥患者。
重任在肩,使命榮光,在完成省新冠肺炎重癥救治中心的任務後,趙鳴雁又隨中國國家抗疫醫療隊出征俄羅斯,為鄰邦友國傳送我國的救治經驗。在俄期間,她制定了符合俄方實際的防控和診療方案,得到了俄方的高度贊揚和評價。
『醫學無國界,醫者共仁心。』赴俄羅斯抗疫之行讓趙鳴雁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能與俄方同行分享中國經驗,為俄羅斯抗疫、為全球抗疫做貢獻,讓我感到使命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