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記者 陳顯春 霍梟涵 劉嘉 安澤)9月21日下午,2020年黑龍江省農民豐收節先進典型見面會在富錦稻田公園舉行。獲得最具帶動能力家庭農場主的唐艷麗在見面會上說,『我熱愛農村,熱愛農業,做綠色農業18年,帶領父老鄉親,「以綠色種植為根本,農民增收為核心」,探索打造出一個及綠色種植、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為一體的農業新型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綠色的致富道路。』

唐艷麗來自於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鎮光明村,是哈爾濱市的農民勞動模范,是兩家合作社、一個米業公司、兩個食品廠、一個貨運代理等幾個企業的負責人。18年耕耘,面對困難屬實不少,作為多個企業的負責人,她如何解決問題呢?見面會上,唐艷麗說:『讓普通市民吃得起綠色食品,首先就要解決怎麼樣能種出安全健康有營養,而且口感好,最重要的是成本不高的農產品來。通過我們的技術員向當地種植大戶、農科院、土肥站、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專家去學習,還去全國各地綠色有機種植基地進行學習和考察,把他們的先進經驗學回來,再根據我們當地的土壤、氣候等環境,逐漸摸索氣候等環境進行一系列的探索,選擇優良品種種植,進行土壤改良,用黃豆?紅糖做底肥,人可以喝的菌肥做葉面肥,西瓜、香瓜噴蜂蜜,柿子噴牛奶,現在我們種出的西瓜、香瓜和柿子是我們農場的一大特色,找回了30年前的口感和味道。』
見面會上,唐艷麗還講述了她的家庭農場如何帶動村民致富的。她說,農場和幾個企業首先解決了當地300個農民工就業,短工人數達到2000人次以上;其次是農場農產品基本是供不應求,從而引領村民做小園經濟,把房前屋後的小菜園子按照農場的要求和標准種植,把達到質量標准的農產品包裝銷售;其次家庭農場還帶動一部分養殖業,本地散養豬,本地雞,雞蛋、鴨蛋、鵝蛋等村屯特產賣給城裡人,也能達到了增收的目的。把村閑置的房屋利用起來,改建成特色民宿,把城裡人引進來,采摘游玩吃住不出村,進一步促進消費,達到增收的目的;最後以文化帶動旅游項目,促進鄉村經濟發展,今年成立了哈爾濱市天裡屯農民藝術團,是全國第一個都是由農民演出的藝術團,在城裡人來村裡旅游的時候觀看農民的演出,演員有一部分收入,同時我們邊直播、邊排練、邊直播帶貨,開闢了一個新的銷售渠道,從而也能達到增收的目的。通過以上幾個途徑,家庭農場帶動整村發展,人人有事乾,事事有人乾,家家戶戶都能增產增收,共同走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