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從抗戰精神到抗疫精神
2020-09-22 10:45:5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黑龍江省延安精神研究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今年9月3日和8日,習近平總書記連續發表了兩篇重要講話,一篇是《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總結了偉大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一篇是《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闢概括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這兩種偉大精神,雖然產生於不同的時代,面對的是不同的敵人,前者是人禍,日本軍國主義;後者是天災,新冠肺炎病毒,但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磨難、砥礪前行中鑄就形成的,具有一脈相承的基因,同根同源的內核,承前啟後的邏輯,克敵制勝的密碼,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深入學習這兩個重要講話,大力弘揚這兩種偉大精神,對於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

  中流砥柱和主心骨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政治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和民族內部的軟弱渙散。與此相反,抗戰一開始,中國共產黨就以其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肩負起抗日救亡的歷史重任。從最早提出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主張,到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制定全面抗戰的總路線,到堅持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從發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到開闢廣闊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從『兵民是勝利之本』,到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參軍參戰,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者的成熟與智慧、意志與能力。整個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力量,抗擊30%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人,其中日軍52.7萬餘人。我軍從抗戰初期的4.5萬人,發展到120多萬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橕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從天而降,其傳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對前所未知、來勢洶洶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總覽全局、從容應對、果斷決策,一場由習近平同志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統一行動,向著疫情搏斗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驚心動魄、波瀾壯闊地打響了。由於黨的堅強領導作用,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全體人民特別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努力,短短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取得了全國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取得這樣的成果談何容易。環顧全球,放眼世界,有哪一個政黨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凝聚力,領導力?有哪一個國家有這樣上下一致、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向心力、執行力、戰斗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所具有的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變換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從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到抗疫斗爭的主心骨,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充分證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全黨全國人民無畏艱難險阻、戰勝一切挑戰的主心骨、定盤星。任何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丑化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的企圖,都是徒勞的。歷史反復證明,只有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纔能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迎難而上,化危為機,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中國人民

  從一盤散沙到眾志成城

  鴉片戰爭以後的很長時間裡,中國呈現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現象,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敢於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重要原因。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指出,『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克服這一缺點,就把日本侵略者置於我們數萬萬站起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衝入火陣……非燒死不可。』事實正是如此,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動員和組織下,全國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立即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從平型關到臺兒莊,從太行山到青紗帳,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到處是埋葬侵略者的戰場。從狼牙山五壯士,到『劉老莊連』,從『八女投江』到四行倉庫八佰壯士……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等,一個個英雄群體,一位位殉國將領,他們的事跡,彪炳史冊、光照千秋,真可謂『抗日英雄真不少,游擊健兒逞英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

  殷懮啟聖,多難興邦。80多年前,中華民族面對的是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80多年後,中華民族又遭到百年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黨中央一聲令下,14億中華兒女,發揚當年錚錚鐵骨戰強敵、血肉之軀築長城的抗日精神,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崗位分工,都自覺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洪流中來。4.2萬多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400多萬社區工作者織起65萬個社區防控網,8000萬名黨員自願捐款83.6億元,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集體主義精神,鑄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特別是數萬名醫務工作者,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捨生忘死挽救生命,頑強拼搏奉獻愛心,築起了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的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有的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有的不辭辛勞、救死扶傷,有的日夜堅守、甘於奉獻,有的奮不顧身、視死如歸……堅毅與剛強、無私與無畏、從容與樂觀、責任與擔當,匯成了最壯美最動人的交響樂章。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

  從一盤散沙到眾志成城說明,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只要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充分激發廣大人民頑強不屈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把廣大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就一定能不斷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歷史輝煌。

  中華民族

  從民族危亡到民族復興

  七七事變的爆發,徹底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妄圖吞並全中國,變中國為日本殖民地的狼子野心。平津危急!華北告急!全國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這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不計前嫌,力挽狂瀾,挺身而出,舉起抗日救亡的大旗,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此基礎上,又經過三年解放戰爭,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奮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久經磨難、一窮二白的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越是接近這個目標,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就越大,甚至會有難以預料的驚濤駭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進一步加速,國際經濟、政治、科技、文化、軍事、安全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面對機遇和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的形勢,我們必須保持定力,堅定信心,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可阻擋,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和既定目標。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形成團結向上、攻堅克難的磅礡力量。我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向前發展。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當此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之際,更需要精神的武器來鼓舞斗志,堅定信心。在中華民族經受巨大考驗時迸發出來的抗日精神和抗疫精神,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精神、民族精神的內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它將和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等一起,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澎湃勢能。我們要通過大力弘揚這兩種精神,激發萬眾一心向前進的奮斗偉力,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於斗爭,善於創造,鍥而不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