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十三部分,集中闡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要深刻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十四五』規劃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上開好局。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是發展的底色
生態文明建設成為黨中央『五位一體』戰略布局重要內容,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發展和完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創造性提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這是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結果。縱觀人類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生態文明建設本質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生態發展環境問題就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美麗』目標,必須從實際出發,構建嚴格的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制度導向、目標導向,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嚴密體系制度確保『五位一體』布局的建設,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效益,人民群眾的美好追求,為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提供了制度支橕。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要著眼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落地見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從制度體系建設實踐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國家層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通過具體制度實施化、具體化、落實化,打造具有各地地方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以制度的威力確保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治理效能。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落地見效,就是要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我省生態建設實際相結合,把我省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成效,體現在美麗龍江建設實踐上。我省生態資源優勢為建設生態強省奠定了寶貴基礎,但還沒有充分地轉化為資本優勢、市場優勢、經濟優勢。所以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體制機制完善和定型,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論』,轉化為治理實踐和經濟發展優勢,反過來又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科學定型。構建具體實施體制、機制和政策,目的是把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優勢、國家治理現代化優勢,通過具體體制和政策設計,轉化為生態資本優勢、生態資源優勢,由此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文明制度體制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把生態文明制度優勢轉化為人們美好生活的實惠和成效。
加強領導乾部生態文明能力建設
加強理解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習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自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全面提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學習力,切實把握其理論真諦及在『五位一體』戰略布局中的支橕地位,由此轉化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能力和治理效能。
加強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論』的創造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創新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我省時強調的『兩山論』,是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把脈和指航。因此,我們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創造力,切實做到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和治理效能。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執行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治理效能。生態文明建設有自身獨特規律和特點,生態環境一旦破壞了,恢復起來很難,還需一個周期。所以,各級領導乾部要加強貫徹執行力,在創新執行中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加強貫徹執行的獎懲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度。對貫徹執行好的、有創新的、有成效的要獎勵和表彰,對破壞生態環境建設後果嚴重的要依法處理。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考核范圍,列為巡視巡查、專項督察的重要內容。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