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2日訊(記者 王亮) 在沈陽市和平新村社區的一棟U字型樓下的籃球場,社區與居民經過3次議事協商,最終圓滿解決居民矛盾,社區孩子們有球可玩,樓上居民也可享安靜時光。
22日上午,『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遼寧省沈陽市和平新村社區,轄區內的樓群都具有28年以上的樓齡。采訪開始,該社區黨委書記張明偉在籃球場旁講起了一段故事。
『這座籃球場以前是停車場,後來因考慮到社區孩子們有玩籃球的需求,經過公示後,就改建了籃球場。』張明偉告訴記者,後來因經常有人不分時段打籃球,導致了樓上居民怨聲很大,尋求社區解決。通過三次協商,細化了打球時間,最終圓滿解決了矛盾問題。

居民休閑有設施、辦事不用出社區……記者走進該社區,標有廚餘垃圾、其它垃圾的垃圾箱整齊擺放在社區入口處,樓中間以前是鍋爐房的房屋,現在已經變成了社區服務中心。
韓大爺在這裡住了50多年,對於幸福生活,他可能最有發言權。他告訴記者,以前小區經常發生偷盜行為,現在社區自行車放樓下都不用上鎖,並且使用身份證就可在社區體驗『全市通辦』帶來的便捷。韓大爺雖然家住6樓,且兒子給買新樓想接過去養老,但是他也不願意搬出去,有老鄰居可伴、社區設施完善,韓大爺表示在這居住很『幸福』!
基層『小平臺』承載著民生『大服務』,關系著居民的辛福感。社區是最接地氣的政府部門,居民大大小小許多事務,都沈積在社區辦理,如何提高服務居民的效率,這一直是社區的頭等大事。據了解,今年沈陽市通辦政務服務模式開展以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辦事加速度。依托『全市通辦』平臺,社區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民政、房產、衛生健康、殘聯等方面等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