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思路 創新實踐不斷激活誠信哈爾濱建設內在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誠信是和諧社會的基石和重要特征』。黨的十八大提出: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近年來,國務院和中央文明委又先後出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以及《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昇全社會信用水平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哈爾濱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從提昇信用意識和治理能力入手,舉全市之力將誠信要求貫穿到城市經濟振興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始終,整體布局、統籌推進,促進了誠信哈爾濱風尚形成。

一、堅持政府主導,為推進誠信建設工作提供動力引擎
我市堅持把誠信制度化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強基工程,依據中央文件精神,確定了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建設原則、責任分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內容,多措助力『誠信哈爾濱』建設駛入『快車道』。一是建立了上下聯動的工作結構。隨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市出臺了《『誠信哈爾濱』建設總體方案》,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誠信哈爾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政府、企業、個人、法制和宣傳5個推進組。各區、縣(市)和全市百餘家重點行業協會相應建立了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構。通過召開聯席會議,指導全市誠信建設工作。二是建立了責任明晰的『用信』機制。根據中央文明委《關於推進誠信制度化的意見》和省、市的工作部署,我市完善了信息管理、信息征集、信息發布、信用核查、『紅黑榜』名單、獎勵懲戒、教育宣傳和誠信考核等八項工作機制。市紀律、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法院等52家單位印發了《執行聯動機制實施意見》。市統計局、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建立了《懲戒失信被執行人備忘錄》。市文明辦,市誠信辦編發了全市誠信法規建設匯編和25個行業誠信自律公約手冊,為推進重點領域失信問題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據。三是建立了運轉高效的信息平臺。目前,我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哈政務服務網、全市人口信息平臺、全市司法誠信檔案、法人信息平臺等系統全部完成了對接,與省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截止2019年,已歸集信息超千萬條,涵蓋市場主體近百萬戶,市及區、縣(市)政府部門開展線上信用核查近3萬次,基本實現了信用信息全覆蓋,為限制『黑名單』主體出國出境、擔任企業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地信息支持。
二、強化主題實踐,為培育弘揚誠信風尚提供豐富滋養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誠信興商、誠信興市』為主基調,從培育職業道德、傳統美德、社會公德著手,多元化開展誠信建設主題實踐活動,為提昇『誠信哈爾濱』品質汲取『高能量』。一是開展誠信示范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印發《方案》,明確誠信建設示范單位(企業)、誠信建設示范行業、誠信建設示范街區和『貨真價實滿意店』創建的具體內容、創建條件和評定標准,按照自主申報、基層推薦、市級聯審、媒體公示的要求組織實施。截止目前,已評出誠信示范單位(企業)300餘家,誠信示范行業10家,誠信示范街區10條,貨真價實滿意店100餘家。今年,我市將以第二屆『行業誠信建設年』為主線,動員各行業開展誠信藥店、誠信超市、誠信車行、誠信物業小區等以『誠信』命名的各類創建活動。二是培育新時代『誠信之星』先進典型。2019年,根據中央文明委的部署要求,我市組織開展了第一屆『誠信之星』評選活動,通過媒體信息發布,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申報人數超出預期指數70%,經市文明辦、市市場監督局、市營商局、市生態局、市司法局、市稅務局、市商務局、市法院、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等部門(單位)聯合審查和市民投票、對外公示等環節,評出了18名個人誠信之星和18家企業誠信之星,在電視臺千米演播廳舉行了頒獎。疫情期間,誠信之星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影響和帶動誠信企業為我市抗『疫』一線捐款(物)達700餘萬元。三是發揮社會組織示范引領作用。行業協(商)會在行業誠信建設中發揮極其重要作用。2017年,我市堅持以行業協會為主體,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等有關部門聯合召開全市誠信建設工作推進會議,68家重點行業協(商)會負責人參加,就行業領域誠信建設工作進行專題部署。會後,市裝飾協會組織28家會員單位建立了誠信聯盟,市物業協會、獸醫獸藥協會召開動員大會,與會員單位簽訂信用承諾書700餘份。2018年,市文明辦、市信用辦與市信用協會聯合對全市重點行業協會誠信建設工作進行實地考評。全市先後兩次組織各行業協(商)會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培訓會議,培訓效果明顯。
三、拓寬宣傳渠道,為促進理念成果轉化凝聚人文力量
宣傳誠信文化,引導廣大市民群眾知信、守信,是提昇全社會信用水平的前提條件。根據中央文明委關於開展『誠信建設萬裡行』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我市堅持依托市屬主流媒體、網站,以及有效的新聞媒介,創新宣教形式,放大載體功能,為弘揚『誠信哈爾濱』風尚凝聚『熱效應』。一是開設專題專欄。在市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開設了《誠信哈爾濱》大型訪談類節目,高質量完成了20期誠信人物、誠信行業、誠信群體等誠信典型的采訪報道,閱讀信息量超百萬人次。在電視臺經濟廣播頻道開設了《2019·誠信之聲》欄目,舉辦了9期擂臺賽,實現了宣傳普及信用知識、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的學習目的。二是舉辦展演展示。截止2019年,我市已連續舉辦了兩屆企業誠信故事演講比賽,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行業協會300餘名選手,按照初賽、復賽、決賽的要求參加比賽,參與面廣、積極性高、社會反響強烈。2018年,我市分別在斯大林公園、哈西萬達廣場和中華巴洛克成功舉辦了首屆百家誠信企業信用產品展宣傳推介活動,調動了誠信企業積極性,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信用產品的認購需求。三是抓住線上線下。我市借助都市資訊《天天315》和『兩微一端』等傳播媒介,線上深度推出守信典型與失信行為案例。線下,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6.14信用記錄日、食品安全宣傳月、安全生產月等重要敏感時期,協調市營商局、市商務局、市金融局、市消費者協會開展誠信主題教育活動。今年下半年,市文明辦將會同市民政局在各行業協會建立誠信教育實踐基地,用於組織開展誠信教育培訓活動,通過條塊結合、資源共享,推進行業誠信建設矩陣形成。
實踐證明,體現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點標志就是『誠信』。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國無信則不強。在全社會高度關注誠信的今天,哈爾濱誠信建設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已呈現出以黨委政府主導、社會組織推動、媒體和企業參與、社會群眾響應的良好態勢,實現了覆蓋全市征信系統基本建立,信用監管機制基本完善,信用市場秩序基本好轉,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運行良好,市民群眾信用意識明顯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不斷提昇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