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北大荒,乘風破浪護航『中國糧食』
2020-09-24 07:0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曉雨 姜斌 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9月24日訊 一碗米,連著蒼生,關乎國運。雖遇三次臺風災害,但北大荒集團上下抗災保糧,全力打響秋收戰役,努力實現糧食總產407億斤以上目標,確保顆粒歸倉。端牢『中國飯碗』的動力來源於『中國糧食,中國飯碗』『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北大荒的土質要不斷優化,不能退化;綠色發展要有可持續性,農業生產不能竭澤而漁』的殷殷囑托。

  殷切的囑托言猶在耳,並深深融入北大荒人奮斗的底色。從亙古荒原到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經歷73年滄桑巨變的北大荒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尤其是這兩年來,北大荒集團農業產業在集約化程度、科技應用和機械裝備水平等方面都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國的前列。圍繞『1213』戰略布局,集團勾勒墾區現代農業發展形態,建設一流標准體系、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推動現代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力向『三大一航母』的奮斗目標進發。

  端牢『中國飯碗』 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浸種催芽、精量播種、航化作業、無人駕駛……科技的應用是墾區現代化大農業建設的重要引擎。

  受疫情防控影響,農用僱工成為春耕生產一大難題。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北大荒股份寶泉嶺分公司的種植戶閆振友在苗床覆土平床階段引進了全自動水稻育秧平床機代替人工作業,效率相比人工平床作業高出6倍。棚內軌道小火車、自走電動擺盤機、棚內溫度自控系統……先進的機械設備大大提高了分公司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標准化、智能化水平;

  今年,尾山農場有限公司安裝了遠程監控設備47套,全面實現播種車組速度全程監控,中耕、整地車組深度全程監控,在實際生產中起到了提高作業標准增產增收的示范帶動作用;

  建三江分公司開啟了我省首批『無人化農場』建設。無人農場的應用場景在北大荒春耕生產中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數字農服』已在北大荒落地生根。北安分公司通過統一建設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打造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新模式,同時,以北大荒『數字農服』平臺為依托,加快農業信息化進程及北大荒智慧農業發展步伐。

  目前,北大荒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全國領先,農業綜合機械化率99.7%。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開發推廣,農業機械化和農產品加工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的自主創新和引進交流……『科技的翅膀』讓北大荒的傳統農業向精准農業、智慧農業華麗轉身,並在廣袤的黑土地上續寫新的傳奇。

  做好『加減乘除』 為珍貴黑土地『加油』

  黑土地保護,是關系國家糧食安全的全面性問題,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黑土耕地是北大荒集團核心資產,保護好這一塊獨特優質的農業資源,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從嚴控制地下水開采;逐步擴大有機肥施用面積;推進形成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實現作物秸稈還田……如何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北大荒集團邁出有力步伐。

  堅持秸稈還田、擴大有機肥應用、堅持農業標准化,這些『加法』措施讓黑土地得到科學保護。北大荒集團2019年秸稈還田利用率達到96.8%。2020年集團農作物秸稈還田面積要達到4200萬畝左右。

  紅興隆分公司借助去年推廣60項示范項目和新技術,落實農業『三減』面積406.6萬畝,減肥8717.2噸、減藥24.0噸、減除草劑56.7噸,積極打造全過程、全面積覆蓋的綠色生產基地,持續提昇耕地的可持續性。全面落實『三減』行動、堅持科學施肥、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這些『減法』措施取得積極成效——2020年落實農業『三減』示范面積1500萬畝以上,同時落實了10個綠色農藥示范農場。

  崔立秋種植的467畝水田在勤得利灌區鴨綠河農場有限公司境內的第三支渠邊上,他也是這個農場有限公司第一個用上江水灌溉的種植戶。據悉,第三支渠全長2700多米,可為周邊萬畝沃野良田全部實現江水灌溉。『一畝水稻生育期的正常用水量在300?350立方米,今年,我們灌區有兩萬畝水田,可節約地下水資源600?700萬立方米。』鴨綠河農場有限公司灌區管理分站站長程龍介紹說。

  『乘法』措施中,集團水利化建設工程實現科學用水種好糧,還實施耕地保護工程、田間配套建設工程、農業信息化工程、農業生態建設工程,實現了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

  在『除法』措施中,推進耕地輪作休耕。2020年,集團深松整地面積達到700萬畝左右。同時堅持合理耕作,加大土地復墾力度。

  讓耕地中的『大熊貓』歇歇氣加加油,北大荒人用行動打響了黑土地『保衛戰』。

  推動產業融合 打造一流現代農業企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振興是關鍵。產業要振興,就要抓好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示范帶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隨著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逐步深化,北大荒集團回歸企業屬性,融入參與市場競爭,圍繞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補齊營銷短板,延長產業鏈,提昇價值鏈,不斷提昇市場競爭力。

  5月下旬,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通知,公布關於2020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北大荒集團申報的北大荒蔬菜產業集群項目名列其中。這為北大荒集團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叫響『北大荒』品牌增添了有分量的砝碼。

  近兩年,北大荒集團突出優勢主導產業,以帶動職工增收為目標,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大力推進寶泉嶺墾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建三江分公司七星現代農業產業園兩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生產+加工+科技+品牌』一體化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完善產業鏈條,讓農戶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創業農場圍繞延伸水稻加工產業鏈條、促進水稻加工集聚發展,投資1344.32萬元,重點實施糯稻生態高效基地改造昇級、優質糯稻產加銷一體化、農場糯稻產業數字化雲平臺3個項目,對農場57萬畝水稻基地進行改造昇級,提昇水稻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水平。八五一一農場圍繞有機大豆和奶業兩大主導產業,投資1154.02萬元,重點實施有機大豆種植基地建設、大豆倉儲與精深加工生產線擴建、奶牛規模養殖基地標准化改造、智慧零售平臺體系建設4個項目,建設農業可追溯系統,新建改建大豆生產廠房、精深加工生產線,支持發展股份合作、訂單農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紅星農場圍繞小麥和有機蔬菜特色產業,計劃總投資1429.68萬元,大力實施有機小麥產業融合創新、有機蔬菜產加銷一體化建設項目,重點建設有機掛面生產線、年產2萬噸的有機面粉加工廠。北大荒集團將以實現高質量發展和職工增收為目標,建設一批產業高地、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擴大一批就業崗位,示范帶動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動產業振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三大一航母』建設。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造一流現代農業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北大荒人劈波斬浪,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歇。

責任編輯:王傲

【專題】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