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4日訊 大豆搖鈴,高粱火紅,或高或矮的玉米競相捧出金燦燦的穗棒——23日上午舉行的省農科院新品種田間博覽和成果推介會,讓位於賓州農業生態園的農科院科技成果展示基地熱鬧非凡,來自各地的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及省內外種子經銷企業的負責人近500人聚集在這裡,現場觀摩農科院培育的各類作物新品種的田間生長情況。
省農科院院長李文華介紹,這個基地是院企合作共建的首個科技成果展示基地,目前共展示省農科院育成新優品種177個,其中大豆、玉米等大田作物品種112個,瓜菜、果樹等經濟作物品種65個;展示示范果蔬化肥農藥減施增效、蔬菜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主要果蔬提質和富硒4大技術模式。穿行在佔地面積300畝的大田作物展示區,只見不同品種的大豆田間表現各異,有的高,有的矮,但一個共同特點是豆莢都又多又密,植株略微傾斜。
『斜而不倒,這是大豆豐產的標准長相。』『請看這個合農135,是非常優秀的芽豆品種;一般芽豆品種產量低,還容易炸莢,這個品種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經過幾年試驗,?產都在3噸以上。』一個個品種培育者的現場介紹,更讓大家興趣盎然。
『從入秋開始,一有時間我就到這參觀,真是看好這裡的品種了。好多都是沒見過的,又高產抗性又好。今年刮三次臺風,村裡很多玉米都倒了,可這裡的玉米一點沒倒,還是專家的品種和技術厲害!』賓縣樹君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田樹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專門從寶清趕來的寶清豐收種業有限公司徐經理對現場展示的耐除草劑谷子和矮棵高粱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告訴記者,『種谷子最大的難題就是不能用除草劑,受此限制,谷子很難規模化生產,但這個谷子可以使用除草劑,這就是創新,估計投放市場後會非常受歡迎。』
據介紹,此次田間博覽和成果推介,共達成成果轉化意向17項,涉及金額2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