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9月25日訊 近日,隨著哈市道裡區拆違工作逐漸深入推進,24日又展開新一輪集中拆違工作,記者在跟訪中了解到,陽光育博苑、民和浴池等多個違建點位被現場拆除或限期恢復,該區在拆違工作中加大執法力度,政府出資保民生,邊拆違邊修復。
陽光育博苑36處違建被拆 拆完就做防水修復
24日下午,記者跟隨道裡區執法局工作人員來到道裡區陽光育博苑跟訪現場拆違。
據居民張阿姨介紹,該小區建成於2004年,常住居民有575戶,小區私建情況比較嚴重,抬頭就能看到樓頂上搭建的多處塑鋼房。小區頂層住戶房屋的格局大多是閣樓,在樓頂上會有一個突出的小窗戶。由於樓體建成時間長,有的屋頂出現了漏雨現象,房主借維修房頂的機會,私自佔用整個樓頂平臺搭建了房屋,並將閣樓的窗戶擴大,變成進出私建房屋的通道,這些違法建築物不僅侵佔他人的公共空間,也對樓體安全造成了隱患。
近日,道裡區執法局、群力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宣講法律法規,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聯合張貼了《公告》,告知違建所屬人在規定期限內自行拆除違法建設,逾期未拆的將實施強制拆除。
現場,正在拆除E棟1單元頂樓業主劉先生家的違建,劉先生表示:『我也不想建,我也知道挺突兀的,不好看,影響整體環境,但當時房頂漏雨、屋裡長毛,我找過當時的物業好多次也沒給解決。就在2006年建的這個房,當時自費花了不少錢。』對於此次拆除違建,劉先生表示:『恢復小區整體環境我也是受益者,所以支持拆除,而且政府承諾幫我拆完後免費做好防水和後續工作,還能質保三年,這樣我也省事了,支持!』
現場,道裡區執法局副局長李新宇介紹,陽光育博苑內有樓頂私建36處,面積近700平方米。為了加大執法力度、加快拆除進度,道裡區執法局群力執法科將人員分成兩組,分別從小區的兩側同時推進。由於樓頂私建將平臺佔滿,拆除工人只能在塔吊上將房蓋拆除後,進入屋內再人工拆除。執法人員協助家裡只有老人、孕婦的住戶,搬運屋內物品,清運拆除後的建築垃圾。『我們不僅做到拆,還做到邊拆違邊修復,道裡區政府出資保民生,這邊一拆掉,另一邊立刻做防水修復,確保居民家不漏雨,並且質保三年,三年之內有問題免費維修。』
動用直臂車及50餘名工人 拆除浴池千餘平方米違建
24日15時,記者跟隨執法隊來到位於道裡區民樂街29號的民和浴池,現場道裡區執法局共樂執法科與拆除公司互相配合,動用直臂車4臺、拆除工人50餘人,對共樂辦事處范圍內的民和浴池樓頂違建進行依法拆除,拆除面積1000餘平方米。在此之前共樂執法科與共樂街道辦事處,多次對該處違建房主下達拆除公告並且多次進行約談,勸導房主盡快搬離違建現場,迅速做好防雨防水工作,並且要求拆除單位在『十一』之前完成此次拆違任務。
無人機天上看 執法人員實地查道裡區全力加快拆違進程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道裡區執法局將樓頂違法建設整治工作做為當前的重要工作,堅決消除樓頂存在的違法建築物、構築物。采取『無人機天上看、執法人員實地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排查,全力加快拆違進程,特別是對於預制板結構的樓體房屋進行重點摸排,建立專項整治臺賬,做到數據清、點位明。
據道裡區執法局局長劉福祿介紹,為了保證非老舊小區改造范圍的樓頂私建拆除後,頂層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道裡區政府撥付專項資金,拆違修復同步走。社區、辦事處、執法局等多部門聯動,由各街道組織實施解決因破壞防水層導致屋頂漏雨等問題,確保拆除和修復工作同步進行,及時修繕拆後樓頂,免費為居民做好屋頂防水、保溫等功能修復,並做到『即拆、即清、即運』,及時對拆後建築垃圾進行現場清理,全面消除安全隱患和對城市容貌、群眾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