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26日訊 9月25日,在大慶石化公司舉辦的『走進大煉油·展示新形象』主題公眾開放日活動中,媒體記者、員工家屬、新入職員工和石油院校在讀大學生實地進行參觀,共同感受大慶石化發展強勁脈動。
在習近平總書記『9.26』賀信一周年之際,正值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全面建成。從100萬噸到1000萬噸的跨越,不僅讓大慶建設百年油田、打造工業強市、推動轉型振興更有底氣,而且使大慶石化破除了發展瓶頸,提昇了企業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煉油能力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與能源保障水平的重要衡量標志,也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1962年4月,黑龍江煉油廠破土動工,拉開了大慶石化發展的序幕。1963年12月,第一列滿載希望和重托的成品油列車從龍鳳車站駛出,新華社莊嚴宣告:『中國使用「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煉油一期工程投產後不久,煉油二期工程建設和大刀闊斧的技術改造就開始謀劃和實施,到60年代末,煉油廠的加工能力迅速由最初的100萬噸提高到500萬噸,深度加工能力顯著提高,及時地生產出了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急需的航空煤油、汽柴油、石油焦、苯類等產品。
90年代至21世紀初,煉油、化工裝置經過擴能改造,原油加工能力達到6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達到60萬噸。
2012年6月,12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全面建成。同年10月10日,新建6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建成投產,大慶石化煉油一次加工能力躍昇至1000萬噸/年。
半個世紀以來,大慶石化在艱難中創業,在荒原上崛起,在拼搏中奮進,積極探索實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發展道路。大慶石化由小到大,步履穩健,乙烯產量從籌備建設到五度破百,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從100萬噸到1000萬噸。至2019年末,大慶石化累計加工原油近3億噸,生產乙烯1700多萬噸,尿素2275多萬噸,營業收入8700多億元,上繳利稅逾千億元。
雖然煉油技術不斷發展,但近年來,受『物料平衡』約束,企業原油加工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大慶石化每年能加工原油650萬噸,但已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的需要。上水平、上產量,建設『千萬噸級』『大煉油』工程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黑龍江省重要講話中強調,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這是歷史賦予的使命,也是發展的良機,必須抓住機遇。實行「千萬噸煉油」項目,我們有基礎、有資源、有優勢。』對於『大煉油』項目,大慶石化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十足的底氣。
大慶石化毗鄰大慶油田,地處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戰略通道和樞紐,具有發展『油頭化尾』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地緣優勢。2017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把『抓好大慶石化千萬噸煉油擴能改造項目』寫進報告,為大慶石化千萬噸『大煉油』項目的實施明確了時間表;中石油特事特辦,加快項目可研和基礎設計等前期工作,使該項目僅半年時間就具備了開工建設條件。
2017年9月25日,中國石油集團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補充協議》。2018年3月1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將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經中石油、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等多方共同努力,當年6月底得到批復實施,同年7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
『抓好「大煉油」項目建設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一號工程」,是落實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動大慶地區轉型發展的重點項目,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政治意義。』正是基於這種對項目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大慶地企雙方共同努力,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大慶石化始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按照集團公司總體部署,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與參建單位密切協作、科學統籌,踐行『步伐可以加快,程序不可逾越』的理念,堅持典型引路、樣板起步,強化『四大控制』,落實『四化』管理,緊盯關鍵目標,嚴控關鍵環節。
2018年12月5日大慶石化成立煉油工程指揮部,負責對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實施全過程管理工作,施工組織采取業主+監理+承包商(EPC/E+P+C)管理模式。他們確立工程建設『三個為零』的總體控制目標和『7個100%』的管理目標,建立了HSE委員會(HSE管理部)、項目組、監理單位、總包單位、施工單位五級管理和公司安全監督站一級監督的HSE管理組織體系,形成了各司其職、多級監管的管理格局。
站在確保新建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的高度,大慶石化對『大煉油』項目進行整體布局,綜合人力、機具、場地等條件,進行全方位立體優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8月30日,『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中交儀式』在35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現場舉行。至此,該項目12套裝置及29項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全面建成,大慶石化達到『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能級規模,正式跨入『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企業行列。
目前,大慶石化原油實際加工量為650萬噸/年,加工的原油全部為大慶原油。『大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後,新增的350萬噸/年俄羅斯原油與大慶原油采用分煉模式,屆時大慶石化的原油實際加工量將真正達到1000萬噸。每年能為地方提供120萬噸石化基礎原料,『化尾』產業將增加上百萬噸『口糧』,預計年可增加銷售收入159億元、多繳稅費3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