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縣是2018年黑龍江省第一批、2019年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通河縣按照方案要求,每個所站都打造一個『百科新知』大講堂,嚴格執行有場所、有制度、有計劃、有圖版、有筆記、有課件、有總結、有影像、有合集、有典型等『十有』標准,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和宣講內容,采取『固定+流動』『室內+戶外』『配菜+點菜』等方式,對接群眾需求,實現由原來的『講什麼,聽什麼』到『想聽什麼,就講什麼』的轉變,因地制宜的將文化知識送到小區、農村和群眾家中,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堅持專兼結合,打造宣講隊伍
作為宣傳、教育、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百科新知』大講堂針對群眾需求,以機關乾部、鄉土人纔、科技能人、『五老』人員、退休文化工作者、先進人物、創業返鄉人員為主體,結合理論宣講、思政育人、司法普法、文化文藝、科技科普、健康體育等6大服務平臺,組建了理論宣講、農業科技、醫療衛生、生態環保等9支專業隊伍和177支縣鄉村及社會各界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基層群眾講時事政策、法律法規、文明禮儀、傳統文化、農業技術、健康知識,真正讓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二、堅持內容導向,傳遞精神力量
將黨的科學理論和各級重要會議精神作為『百科新知』大講堂的核心內容,充分利用『百科新知』大講堂覆蓋面廣、受眾多的特點,推動黨的理論、政策和各項工作部署在基層全覆蓋。縣委黨校依托理論宣講平臺,結合志願者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組建了一支來自本土、紮根群眾身邊的30餘人理論宣講團,深入各鎮村的『百科新知』大講堂開展理論宣講100餘場次,受眾8000人次。他們走向田間地頭,用農村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傳理論、講政策,用『小故事』闡明『大道理』。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主題宣講,使政策解讀通俗易懂、科學理論深入民心、愛國奉獻蔚然成風。

三、堅持需求導向,吸引群眾參與
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從群眾接受能力入手,創新方法,變灌輸為疏通,變說教為服務。『鄭民榛情榛意志願服務隊』活躍在全縣農村,入冬以來,利用農閑季節已累計開展榛子種植講座20餘場;縣農業部門專家奔赴各鎮講解水稻種植技術和相關政策,舉辦大榛子種植、水稻栽培等農業技術討論30餘場,現場解決農民在種植、養殖上的難題;縣司法局深入村屯、社區舉辦『百科新知』大講堂普法知識講座20餘場,面對面講授法律法規知識,現場解決村屯土地糾紛、鄰裡矛盾糾紛等。一堂堂集思想性、知識性、普及性於一體的『百科新知』大講堂,雅俗共賞,健康文明,語言通俗易懂,現場感染力強,受到廣大基層群眾的普遍歡迎。

四、堅持典型導向,突出示范引領
『百科新知』大講堂突出道德、品德、守信、孝義等傳統美德思想的傳承教育,積極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縣級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脫貧先鋒等先進典型中選出20餘人,走上各鎮村的『百科新知』大講堂生動講述他們感人故事,累計80餘場次,受眾6000人次。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充分發揮了榜樣引導、典型帶動的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好人、尊重好人、爭做好人』的良好風尚,使廣大居民積極學習和踐行各種文明禮儀行為規范,逐漸改掉陋習,養成文明禮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