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黃領纔:航天追夢人『根』在雙鴨山
2020-09-29 11:0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楊軍 任志勇 王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黃領纔在工作現場。楊軍攝

  黑龍江日報9月29日訊 在不久前山東青島團島舉行的航展上,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作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其與運20和C919一樣都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而其總設計師黃領纔正是從雙鴨山市走出去的傑出人纔代表。

  黃領纔,1966年出生於寶清縣龍頭鄉(現龍頭鎮)農林村。少年時,他的腦海中就萌發了一個航空夢想。『在報考大學時,我選擇了4個航空院校,填報的專業全是飛機設計。』1988年黃領纔從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直昇機設計專業畢業後,先是進入哈飛集團工作,歷經了多個飛機型號設計研究,積累了大量的飛機系統設計技術和經驗。2009年6月AG600立項,黃領纔調任位於湖北荊門的研究所從事設計研制工作。

  『讓一架飛機「會游泳」,讓一艘船「飛起來」。能夠「上天入海」的航空裝備,對我國來說是急缺的。』黃領纔說,全球目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有300架左右,各種水上飛機總計萬架以上,主要在歐美以及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全身心投入AG600的研發,黃領纔2009年從生活了21年的哈爾濱搬到湖北荊門。一年後,設計團隊轉移到珠海,黃領纔又攜全家來到珠海,在珠海又搬了3次家纔安定下來。

  在團隊裡,黃領纔每周工作7天,忙起來連續一周每天都要工作20個小時,有時候夜晚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為工作方便,黃領纔還曾獨自在單位附近租房住。

  在他的帶領下,通過開展技術攻關,先後攻克了氣水動布局設計和船型機身設計上的多項關鍵技術,系統掌握了飛機相關的各種尖端技術和方法,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和適航體系,全面提昇了我國水面飛行器的設計、制造和適航能力。

  百餘年前『中國航空之父』馮如正駕駛國產飛機實現了中國人起飛的夢想,百年後黃領纔帶隊設計研制的『鯤龍』大飛機完成了『上天入海』。

  2017年12月24日9時39分,廣東珠海金灣機場,AG600成功首飛。這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乃至整個航空工業的重大歷史性突破。2018年10月20日8時51分,AG600湖北荊門漳河水庫成功完成水上首飛,這是AG600作為水陸兩棲飛機水上特性的關鍵驗證,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和民機工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成果。

  付出就有回報,黃領纔的科研成果曾獲得中國好設計金獎,個人榮獲航空工業風雲人物、航空工業總經理特別獎、航空工業通飛優秀領導乾部等榮譽,並被評為航空工業特級專家、珠海市高層次人纔一級專家,成為行業知名專家。

  航空『追夢人』,『根』在雙鴨山。黃領纔說:『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始終眷戀著這一方熱土,深愛著這一方父老鄉親……今後我還將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讓「鯤龍」早日投入應用,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於家鄉的發展,為家鄉爭光!』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