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0月2日訊(記者 郎艾迪 許諾 安澤 劉楠)在大慶市林甸縣鶴鳴湖鎮東昇村村民張麗波家的小園裡,一簇簇含苞待放的花卉——八寶景天芬芳馥郁。張麗波正在灑水、拔草,忙個不停。
早些年,東昇村可謂一窮二白,集體經濟弱,種植結構單一,群眾增收困難。貧困戶張麗波家中一畝地的園子,種植玉米和大豆一年收入一萬多,除去日常生活開銷、孩子上學,幾乎不剩錢。
2017年,駐東昇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和致富帶頭人探索精准扶貧的新路徑,結合本村勞動力情況,確定了擴大宿根花卉種植、培育樹苗等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思路,創建了東昇百萬宿根花卉基地項目,在扮靚城鄉的同時給村民帶來良好收益。
村裡給貧困戶引進花卉種子,還有技術專員上門指導栽培、澆水等種植方法,張麗波在自家小園裡采集了2萬多顆花卉。她說:『我們只管好好栽培,開花的時候村裡就來人收,從去年6月到現在,沒費多大勁兒就掙了6600塊錢!』
初秋季節難得有花盛開,而八寶景天卻偏偏在這時綻放了艷麗。張麗波家園裡種植的八寶景天有33萬顆,預計年增收2萬餘元。
『讓農民富餘起來光靠種植還不夠,必須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把農民土地解放出來,讓勞動力流動起來。』東昇村第一書記喬士平說。東昇百萬宿根花卉基地有10畝,在建設初期就考慮到吸引貧困戶務工,以產業項目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實現精准扶貧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如今,在東昇村,村民的房前屋後都種植著八寶景天等十餘種花卉品種。種植花卉,在東昇村已發展成為一項頗具規模與市場前景的富民產業。2018年,花卉基地栽植宿根花卉16萬株,2019年擴繁到50萬株,2020年100萬株,三年將累計為村集體創收10餘萬元。
在花卉基地裡,幾位村民正在忙碌。他們都曾是村中的貧困戶,來基地務工,離家近,也不耽誤照顧家裡和伺弄土地。在5月至10月這段時間按月發工資,加起來能有3萬多塊錢的收入。
一業興,百事順。東昇村風聲水起的『美麗產業』,讓村民們有了穩固的致富依托,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心情格外舒暢。祝願他們的好日子,就如這盛開的鮮花,在致富奔小康的征途中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