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視頻】外來務工者如何變成『種植大戶』
2020-10-04 14:4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4日訊(記者 王亮) 八五四農場有一位種植戶程守斌,在1990年因務工結緣於此,經過30年的發展,從一名外來務工者,變成了『種植大戶』。采訪中,他捧著正在晾曬的水稻告訴記者,今年畝產預計比去年多些,能達1150斤。

八五四農場的稻田。

  3日上午,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八五四農場路旁金黃色的水稻正在隨風搖曳,記者在農場第二十作業站見到了穿著迷彩服、身體健壯的程守斌。

  談及今年種植的水稻收成如何時,程守斌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告訴記者,今年種植了540畝優質品種水稻,畝產能達1150斤,現在水稻也不愁賣,以高於市場價3分錢的價格,依托當地合作社跟虎林大華米業簽訂了訂單。

程守斌與金花葵。

  作為種植戶,程守斌可以說是生財有『稻』。而剛開始的時候卻不是一帆風順。

  1990年來農場務工的程守斌,經過多年打拼,也沒賺到多少錢。那時候,種植戶可以先種植,秋後交糧抵地租。1997年,他開始嘗試種植80畝常規品種水稻,當時畝產達到800多斤,一年到頭,沒賺也沒賠,但積累了一些種植經驗。

  2002年,程守斌因為『天災』虧了30多萬。『記得那年的10月15日前都是晴天,水稻長勢也是不錯,本以為又是一個豐收年。』他回憶著說,10月15日、16日下了一場大雪,又因沒有足夠的機械力量、信息渠道不流通等原因,導致水稻基本上顆粒無收,借著承包的350畝土地打個『漂亮的翻身仗』的美夢破碎了!

農戶正在晾曬水稻。

  這一年欠下的債,程守斌用了7年時間纔還完。之後的16年裡,他一直種植常規品種的水稻。

  2018年對於他來,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在當時的站長李長勇帶領下,程守斌嘗試種植優質品種,當年種植了537畝水稻,畝產達到了1100斤,畝收入達到1900多元。

  嘗到了『甜頭』,程守斌通過市場考察、學習借鑒,在2019年建立6棟126米長、16米寬、5.3米高的『超級大棚』,2020年通過帶動效應,周邊已經發展到30棟的規模。這些采光好、通透性好的大棚對於程守斌等人來說,簡直是農業生產的『利器』。

正在作業。

  『春季可以用於育苗、夏季種植有藥用價值的金花葵、秋季作為晾曬稻谷的場地、冬季可儲藏農機具方便來年檢修。』程守斌表示,利用『超級大棚』,可實現提前一周播種,同時,種植的金花葵也能賣上好價格,今年僅用於收割金花葵的人工費就支出10萬元,也算是帶動了周邊人員就業。

  據八五四宣傳部長田萍介紹,八五四農場始建於1956年,轄區總面積是1239平方公裡,耕地面積是101萬畝,其中水田面積是75萬畝。現已發展為農機總動力25千瓦,各類農機近30000臺件,確保了農場能在規定的期限內順利完成秋收工作任務。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