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上演秋收新『豐』景
2020-10-12 10:59:26 來源:央廣網  作者:喬仁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無人駕駛收割機在田間演示水稻收獲過程。

  無人駕駛拖拉機在進行完成路徑規劃、路徑跟蹤、自動調頭等演示作業。

  央廣網建三江10月1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環球新財訊》報道,10月11日上午,在黑龍江省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舉辦了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農業無人化農場項目農機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現場演示了20項無人化作業場景,為下一步構建主要農作物種植生產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打下基礎。

  金秋十月,正是秋收時。在黑龍江省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的無人化農場示范田裡,一臺臺無人駕駛收割機借助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勻速直線推進,遇到盡頭的田埂自主轉向掉頭,不一會兒機身倉貯就顯示已經裝滿。此時後方無人駕駛的接糧機『聞訊』趕來,兩車默契協同作業,收割機准確地將稻谷轉移到運糧機上,大約90秒後運糧機顯示已經滿倉,很快自主轉彎掉頭回倉,整個過程全部無人駕駛,一氣呵成。

  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農業發展部部長李國俊:今天采用的和以往不同的收割方式,就是采用無人化的這個農業機械聯合收割機,用它收獲可以提高收獲的精度,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還可以減少大概2%-3%的損失,這樣呢,就無形當中提高了百分之二到三的這個整體的收獲量。

  去年10月,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與碧桂園農業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在黑龍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此次活動,40多臺/件農機具再現了無人化水田築埂、攪漿、插秧、旱直播、飛防、秋翻地、旋地等20項農機作業演示。集中展示了該項目實施近一年來已經取得的最新成果。

  位於農場一側的北大荒精准農業農機中心的項目農機管理『雲平臺』可謂是無人化農場項目的『大腦』。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即可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在不同的田塊內進行自主生產作業的實時情況。

  平臺工作人員牟冠明:我們可以看到這塊地的一個實時的天氣,然後這是這塊地的信息,你像土壤作物種植情況,收獲時間,深翻的時間,這是我們一臺無人水稻機,我能看到他實時的一個行進軌跡,然後可以在這個地圖上看到他走的一個路線,他是如何收割的?然後收割的是滿幅還是半幅狀態,收割了多少面積我們都會可以統計到。

  據介紹,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預計今年將累計完成水稻、玉米、大豆三大農作物作業面積16000畝。重點突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協同、多機聯動、自動避障、集群調度、遠程控制、智能決策等關鍵環節,共同建設規模化的無人化農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當前,我國傳統農業主要以家庭為經營單位,大多數農業生產活動人力勞動強度大、生產集約化程度和生產效率低下。同時農業生產『看天吃飯』的情況還沒得到明顯改變,生產過程較多依賴農戶過往的經驗積累,經營風險大,農民收入穩定性差,對就業創業、工商資本的吸引力仍然顯得不足。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范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標志著碧桂園在無人化農場領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就。發展建設「無人化農場」符合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實施農機精准作業,有助於大幅提昇農業生產效率,保障糧食安全。

  項目將帶動中國現代化大農業加速發展,為中國農業轉型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將在我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園農業聯合組織實施的這個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范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范項目,你看看我們的拖拉機,剛纔開的1000米,實現跟蹤誤差,只有2.5厘米,這是比人工開著拖拉機啊,開著收獲機啊,質量還高,我想現在目前我們還是一個實驗示范階段,這對於我國農業轉型昇級高質量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將來,我們的農業就是要進一步向機械化智能化發展,為解決我們將來誰來種田呢,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橕。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