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創新關愛青少年成長載體
2020-10-14 14:12: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創新關愛青少年成長載體

  泰來縣江橋鎮齊心村關工小組微信群群主劉美珍

  2020年9月

  2017年,按照縣關工委提出開展網上關工的要求,在村黨支部的領導和支持下,我以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為己任,拓寬工作領域,豐富工作內容,創新工作載體,開始嘗試網上關心下一代工作,先後牽頭建起了三個微信群,即家長關愛微信群,有171人;五老、青年微信群,有148人;青年流動人員微信群,有47人。三個微信群為促進我們齊心村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建立五老、青年工作群,及時發布工作和活動信息

  我經常在工作群向關工領導小組成員和五老及時傳達上級關工委文件、鎮關工委工作意見和階段性工作安排,轉發縣關工委活動簡訊,讓領導小組成員和五老及時了解上級關工組織的工作要求和有關信息,知道做什麼和怎麼做。十九大期間,向五老轉發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大會實況;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從3月5日到20日,每天晚上都轉發大會實況,給白天沒有看到新聞的人晚上補回來;『五四』青年節之際,我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轉發到群裡,在青年中掀起了學習習總書記講話的熱潮。我還引導青少年學法、知法,成為遵紀守法自尊自愛的人。去年3月份,我把國家『嚴令禁止種子經銷商經營轉基因種子,農民不得種植轉基因作物,否則對其經濟制裁,永遠取消其糧食補貼』這一消息發到群裡。很快一名小青年找到我說:『種轉基因作物的後果真的像你網上說的那樣嚴重嗎?我去年種的都賣出去了,也沒怎麼樣啊!』我誠懇地勸他說:『法律的警戒線是不能越過的,轉基因作物害人害己害國家,過去你不懂就讓它過去吧,我希望你把買回來的轉基因種子退回去,千萬不能再種了。』通過對他淺出剖析相關法律規定,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後來他告訴我,把轉基因種子退了回去,並且告訴其他人都不要種了,那是違法的。

  二、建立學生家長群,幫助家長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最放心不下青少年成長的莫過於長者。從2017年到現在,我與171名學生家長建立了關愛微信群,把關愛和溫暖送到困境青少年身邊。學生李佳博父母離異,父親在外地打工,與奶奶在一起生活。李佳博不好好學習,經常曠課,奶奶管不了他,對他無可奈何。我在微信裡與其父親交流了孩子的現狀及想法,他的父親感到鞭長莫及,只好求救於我。我為李佳博確定了一條家訓:『生活要節儉,學習要刻苦』,用大字寫在一張紙上貼在牆上,要求李佳博照要求去做,讓他奶奶監督,並經常把李佳博的表現告訴我。我也經常把李佳博的表現通過微信告訴他的爸爸。這樣反復的工作,李佳博有了很大的變化:不曠課,按時完成作業了。在齊市打工的劉雲夫婦在群裡看到我發的關於開展家庭教育活動的信息後,向我訴說他們家14歲的孩子太氣人了,放學不回家去游戲廳,回家就要錢,作業完不成。父母不知教育了多少次,父親罵也罵也了,就是不濟事。我問他們是怎樣對待孩子的,他們很委屈地說:『有好吃的我們大人不吃都給他吃,給他買好穿的,都是名牌,錢隨便花,只要他要就得給……』我多次勸告他們,問題不在孩子身上,你們只知道一味地在生活上溺愛放縱,對孩子心理關愛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對今後的健康成長也十分不利。我多次和孩子直接視頻聊天,陪伴鼓勵,讓孩子明辨是非,給他講述抗日戰爭的故事,講雷鋒的故事,講我們小時候艱苦奮斗的生活……。有一天我問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什麼意思?』他恍然大悟地說:『劉奶奶,你是在說給我聽吧!我明白了,你是為我好。我向你保證,再也不去游戲廳了,再不和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玩了,再不亂花錢了。』後來聽他父母告訴我,他放學就回家,到家就寫作業,還把省下的零花錢捐給困難同學。同時,我動員群內五老、志願者對留守兒童開展了常態化親情陪伴、學習輔導等關愛活動。從2017年到現在,我為全村10多個青少年糾正了思想和行為上的毛病,投入1.4萬多元幫扶困境孩子,受到家長們的好評。為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利用微信創新教育模式,每逢重大節日,我都要向群裡的家長發送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清明節發送『緬懷先烈、珍惜今天』的教育內容;『七·一』發送『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教育內容;國慶節時發送『祖國在我心中,我為祖國爭光』的教育內容。2018年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時,我把《齊心村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發到了群裡,宣揚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把英烈精神通過一個個故事表現出來,引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聽黨話,跟黨走。很多家長看後叫好點贊,有的說『這個活動太好了』,有的說『讓更多的孩子在今後成長中更有起色』。在開展『爭做「十小明星」』活動時,我把村裡的活動方案發到全村家長手中,讓家長經常把孩子的進步表現用手機拍下來傳到我的手機裡,做為評選的依據。最後把評選的結果發到家長微信群裡。這項活動在全村家長中引起很大的震動。

  三、建立疫情防控『心靈驛站』解難事

  在過去已有的『家長關愛』微信群、『五老青年』微信群、『青年流動人口』微信群的基礎上,我又開設了『心靈驛站』。今年疫情期間,通過『心靈驛站』幫助青少年解決了不少難事。

  一是為周福濤尋到失聯七年的媽媽。去年,我通過網絡聯系為本村困境兒童趙佳蕊找到失聯六年的母親,使母女相見。今年疫情期間,我用微信通過人找人的辦法,聯系到了本村初中學生周福濤的母親(他的父母離婚後,母親去向不明),經過反復做工作,在疫情緩解以後,他的母親終於來到孩子身邊,母子相見了。周福濤把和母親的合影發給了我,說了一大堆感激的話。

  二是阻止了本村兩起辦壽聚餐活動。農村有一種辦過大壽的習俗,在正月裡的初六、初七、初八的時候,為60歲、66歲、70歲、80歲的老人過大壽。我聽說以後在微信群裡擺事實講道理,講解國家為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准聚餐、不聚集的規定,講解病毒傳染的條件,經過耐心的思想工作,阻止了兩起辦大壽活動和兩家學子宴活動。

  三是為網絡上轉發一些不正規網站的信息闢謠。為了不增加人們的恐慌心理,我在網絡上闢謠幾十次,同時轉發國家網站正規消息,還向青少年宣傳預防病毒的知識,時時刻刻觀察微信裡面的動態。

  四是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我們村一個小青年在村微信群裡發信息說:要和××人拼命。我通過微信和他聊天得知,是他欠一個外地債主的錢沒還上,只要他有了一點收入,債主就會上門要債。他懷疑有人給債主通風報信,所以在微信群裡發了威脅通風報信人的消息。我在微信群裡和他講情、禮、法,講中國好人榜的一位好人──我們縣街基村劉剛替死去父親還巨債的感人故事,又從百度裡搜出劉剛的事跡轉發給他。這個小青年通過微信給我點了贊,承認自己做得不對,連連說謝謝我。

  五是用『道德楷模』人物故事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本村留守兒童任哲的奶奶告訴我說,任哲上網課時,奶奶不注意看他的時候,他就偷著玩游戲。我錯過上網課和寫作業的時間,通過奶奶的微信和任哲聊天和視頻。我把縣關工委下發的『道德楷模』中的吳昊洋、劉羲檬、衣若男、徐賽男、馬芯洋等人故事講給他聽,特別是馬芯洋每天要照顧因車禍變成植物人的爸爸,還要做家務,她每天不僅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帶領全組的同學完成學習任務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他。他向我表態說:你給我講的幾個哥哥、姐姐的條件都不如我,他們都能克服困難好好學習,我再貪玩不好好學習就對不起您和奶奶了。

  日行一善,成效有限,長期堅持會有大改變。幾年來的『互聯網+關工』工作,使我更堅定了信心,我別的事不想,專門想青少年的事。讓愛心的雪球越滾越大,讓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我最大的幸福!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