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記者 鄭通)『我們方正的大米,米質優良、營養富硒。脫殼後,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煮制後,飯粒潤滑柔軟,口感醇香微甜』。10月15日,在方正縣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打造縣域名片、推介經濟文旅產業優勢』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方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於彥波向媒體記者推介道。

近年來,方正縣為富硒大米產業發展提供多項政策扶持,富硒大米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縣富硒水稻專業合作社已達到400多家,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快速發展,為富硒水稻產業發展提供了基礎保證。誕生了10餘家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帶動農民增收。

位於方正縣寶興鄉的新龍米業有限公司就是方正縣龍頭企業的代表。來到新龍米業,記者看到,一輛輛卡車正在院內等米裝車,一袋袋剛剛打包好的新米通過自動傳送帶運送到車上。『我們的大米已遠銷至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剛剛裝滿的這一車要發往山東。』新龍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剛告訴記者,近幾年,方正縣一直主推富硒大米品牌,為做強這一品牌,方正縣引入了深圳一家公司的高端富硒肥,利用高科技產品提高大米種植中硒的含量,增加方正大米附加值,如今已初見效果。
今年新龍米業投資1.8億元,建設了年產40萬噸稻米的智能無人無塵全自動加工廠房,並已投入使用,方正縣稻米加工走進了智能數字化時代。『以前16個人一天能生產出來的大米,新生產線使用後,只需要2個人,一天生產1200噸大米沒有問題。』新龍米業技術總監郭興剛告訴記者。
『正因方正富硒大米這一品牌,我們的大米銷售又上一個新臺階,現在訂單水稻每市斤平均比同期市場價高出0.20元,隨之而來農民的戶均增收也達到了6000元。』王德剛說。
作為哈爾濱市的一個農業縣份,方正縣耕地面積126萬畝,其中水田100萬畝,富硒水稻面積達到了60萬畝。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地理地貌、適宜的氣候條件和先進的栽培技術,造就了方正大米獨特的優良品質。
於彥波告訴記者,今後一個時期,方正縣要以富硒水稻種植為依托,以富硒大米精深加工為支橕,以富硒高新技術轉化為突破,推動富硒稻米標准化生產,科學管理,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經營,市場化運作,促進富硒稻米產業向科技創新、精深加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富硒帶領農民致富,促進農民增收,為引領龍江乃至全國富硒農業發展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