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這個家庭農場,在全省出了名 ——記全省最具帶動能力的家庭農場愛輝區振興家庭農場
2020-10-16 13:51:02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韓玉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6日訊 秋高氣爽豐收景,大豆搖鈴千裡金。10月8日,63歲的愛輝區罕達汽鎮南大河村村民、振興家庭農場負責人叢樹臣深情地撫摸著晾曬場上堆成小山的黃豆,高興得合不攏嘴:『我從18歲開始在罕達汽鎮種地,第一次遇到這麼高產,一公頃平均產量能達到2000公斤,今年真是一個豐收年!』

  愛輝區振興家庭農場成立於2015年。五年來,振興家庭農場不斷改變傳統經營方式,整合土地資源,以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為目標,開啟了綠色高質高效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目前,農場有耕地4000餘畝,晾曬場達到1.6萬餘平方米;農場機械力量雄厚,有各種拖拉機、收割機14臺(套);今年,農場預計純利潤可達80多萬元……這樣的『底氣』,讓愛輝區振興家庭農場在今年農民豐收節期間,被評選為全省最具帶動能力的家庭農場。

  振興家庭農場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開展大豆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的應用,農機農藝有效結合,配套優質大豆、小麥品種,深松精細整地,測土配方施肥科學施藥等技術集成組裝。通過麥豆輪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大豆對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利用率,調節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提高大豆、小麥產量,改善品質,從而建立起一套高效環保、節本增效的愛輝區輪作生產技術模式。農場始終秉持種地與養地相結合的綠色種植理念,普遍采用了生態綠色友好型技術,實施保護地力和生態措施。增加有機肥使用力度,秸稈全部進行還田,減少化肥施用量,農業『三減』效果明顯。

  科技是強農的有力支橕。振興家庭農場敢為人先,較好地傳承了傳統精細農藝,又持續不斷引進現代農業科技。2016年,農場投資20萬元用於農業物聯網建設,推廣應用了與家庭經營相適應的實用技術。經過傳感器數據剖析可斷定土壤適合栽培的作物種類,經過氣候環境傳感器實時收集作物成長環境數據,便於農商品的追根溯源,完成農業出產的綠色有機化,產品遠銷珠海、青島一帶,贏得了客戶一致好評。

  振興家庭農場注重科學經營管理,每年初,農場都詳細制訂生產計劃,嚴格實施每一個環節,各項規章制度齊全,財務管理專人,收支賬目明晰,為農場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農場注重員工的科技和經營管理培訓,先後到青島、北京等地參加有關農業種植、經營管理和市場銷售等方面學習,增長了管理者纔乾,開拓了視野。強化與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溝通和交流,依托本地農業專家,總結歸納綠色生產模式,示范引領農戶開展全域綠色產業。

  近年來,振興家庭農場示范作用不斷凸顯,引領周邊農戶探索先進可行的經營管理模式,全部實施規模化經營,優化種業結構,減少生產成本投入,實現全民富裕。下一步,農場著力於營銷模式的轉變,開展訂單農業,保障農產品價格優勢,同時依托『璦琿大豆』『璦琿面粉』地理標志,對農產品進行精包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