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 為了讓鐵力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周到細致的醫療保障服務,近年來,鐵力市充分發揮體制優勢,促進鄉鎮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的提高,構築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網格布局,確保全市各村屯的患者都能享有周到的醫療服務。
近日,記者在該市雙豐鎮衛生院見到了前來這裡為患者診治的鐵力市人民醫院內科主任牛艷波。聽說市醫院的專家來這裡出診,雙豐鎮有問診需要的居民都趕來諮詢,平時到市醫院纔能見到的專家大夫,如今在家門口就能面對面看診,讓居民們非常欣喜。
『特別高興,牛大夫這麼遠到雙豐來,我們患者不用去鐵力啦,上家門口來給患者治病,我們患者都特別歡迎,特別高興。』雙豐鎮居民周敏說。
鐵力市醫療服務共同體從2018年5月掛牌到2019年9月成立醫共體黨委,再到現在的平穩運行,共經歷了兩年多的建設過程。通過縣鄉村、人財物的統一管理模式,實現了資源的有機整合,通過遠程會診、人纔流動、『下午醫院』等形式,將優勢資源下沈,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就醫就診平臺,逐步實現合理的雙向轉診、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縣的目標,為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實現國家衛健委醫防融合、醫養結合的醫改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整合全市醫療資源,提昇鄉鎮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開展『名醫下沈』和『下午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沈到鄉鎮衛生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以衛生院的收費標准享受縣級醫院專家級的醫療服務,逐步實現醫共體內診療同質化。2019年,牽頭醫院共派駐專家121人次,診療服務1288人次。
『我們定期抽出單位骨乾對雙豐鎮有疑難的問題進行幫扶,對他們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通過會診的渠道讓患者少走彎路,小病在鄉鎮衛生院就解決了,大病到市級醫院進行治療,實行了雙向轉診,讓患者省時省力,醫保資金也得到了節省。』鐵力市人民醫院內科主任牛艷波介紹。
幾年來,鐵力市投資1300萬元對全市76個村衛生所和5個村衛生室進行了改造,目前,全市各村衛生所和衛生室的房屋要求和設備要求已全部達到國家級村衛生所建設標准,村民看病就醫更方便。
『我們村裡看病可方便了,大夫在村裡隨時叫,隨時到,有病打電話叫就來,我們需要什麼藥他這要是沒有,就到醫院給我們開出來。』雙豐鎮東方紅村村民王淑華說。
鐵力市醫共體運營以來,以『讓群眾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為目標,依據各鄉鎮醫療機構的能力和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規劃發展方向並實施個性化管理,全方位推動鐵力市醫共體建設健康發展。『醫共體建立以來,雙豐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昇,患者就診率也大幅增加,2018年患者就診率30%,現在就診率達90%以上。』雙豐鎮衛生院院長康士劍說。
經過幾年的實踐,鐵力市醫共體建設碩果累累。2019年8月,省衛健委將鐵力市列為黑龍江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15個市縣之一。2020年9月5日,在第四屆『縣域醫療榜樣力量』系列評選活動中,鐵力市醫共體榮獲『醫共體建設領先獎』,成為全國縣域19家獲獎的醫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