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倉』黑龍江省的收獲季到了。
從北極漠河,到東極撫遠;從興安南麓,到三江平原,處處洋溢著豐收景象。
近年來,黑龍江省把發展扶貧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依托富集的農業、生態資源優勢,實施產業脫貧攻堅行動,全省落地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項目近4000個。
產業扶貧讓這片廣袤的黑土地無論春夏還是秋冬,都不斷洋溢著『收獲』的幸福笑臉。

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赫哲族建檔立卡戶尤士香在展示兩瓶玫瑰花,她和丈夫在合作社從事玫瑰的采摘和晾曬工作。

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杜爾伯特鎮幸福村建檔立卡戶楊淑琴在她打工的萬泰福蔬菜種植合作社菜地裡,展示剛摘的茄子。她在這裡一個月可收入2000元。

在黑龍江省撫遠市濃橋鎮東方紅村,建檔立卡戶屈晶在家中包裝自制粉皮,她一年制售粉皮可增收1萬餘元。

黑龍江省林甸縣四季青鎮新富村建檔立卡戶高艷紅,在林甸縣的『番茄小鎮』項目中采摘西紅柿,她在這裡的打工收入每月在2000元以上。

在黑龍江省望奎縣蓮花鎮廂黃後三滿族村果蔬園區棚室中,建檔立卡戶楊淑華在展示剛采摘的香瓜,她在園區打工一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

在黑龍江省克東縣昌盛鄉的青刀豆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克東縣昌盛鄉安全村建檔立卡戶丁紹興展示剛摘下的青刀豆,他一天能掙到140元錢。

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大石頭村建檔立卡戶朱雲榜,抱著羊羔面露笑容。他家養羊近70只,預計今年收入3萬餘元。

黑龍江省依安縣新發鄉新裡村建檔立卡戶王海忠,在大棚裡查看土豆秧的長勢,帶地入社的他受益於依安縣春城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年增收近2000元。

黑龍江省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朝鮮族建檔立卡戶李泰玉拿著晾曬的大蒜面露笑容,庭院經濟讓她家年增收近千元。

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慶雨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產業園基地,寧安市東京城鎮糖坊村的建檔立卡戶李雲新(右)、王秋菊夫婦把剛采摘下來的西紅柿打包裝箱,夫妻倆每月在基地可掙到6000餘元錢。

黑龍江省泰來縣江橋鎮先進村建檔立卡戶徐亞清(左)、祝志勝老兩口,在展示他們在先進村扶貧車間編織的汽車坐墊產品,老兩口一個月能增收1300餘元。

黑龍江省饒河縣西林子鄉小南河村建檔立卡戶宋文明(右)、楊俊華夫婦抱著家裡養殖的雁鵝,庭院經濟讓他們家年增收2000餘元。

黑龍江省林口縣林口鎮振興村建檔立卡戶高文艷准備喂鵝,今年她家養鵝50餘只,鵝雛都是幫扶單位免費提供的,預計可增收2000元以上。

在黑龍江省五常市巾幗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甜粘玉米扶貧產業項目生產車間,興隆鄉新立村建檔立卡戶杜淑珍在展示待包裝的甜粘玉米,她一年不到四個月工作時間可以在這裡掙到7000餘元。

在黑龍江省尚志市元寶鎮楊樹村綠色蔬菜園區棚室旁,打工的楊樹村建檔立卡戶趙記英(右)和曲雅君面露笑容,園區一年可使他們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在黑龍江省賓縣鑫華泰肉牛飼養有限公司養殖基地,在這裡打工的常安鎮營口村建檔立卡戶王新芳剛清理完牛捨,她一個月可收入2000元。

在黑龍江省明水縣興仁鎮石人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大棚中,建檔立卡戶林德山在晾滑子蘑,他在這裡打工年收入在1萬元以上。
從2017至2019年底,全省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脫貧61.3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7%。全省20個國家級貧困縣、8個省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77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提前一年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拼版照片:這是黑龍江省20餘個市縣的50餘戶建檔立卡戶,在自己受益的脫貧產業中面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