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自強脫貧 助殘扶貧】侯偉:四葉參種出脫貧路
2020-10-17 18:2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17日訊(記者 王春穎 楊帆)在第7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前,黑龍江省殘聯舉辦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跡視頻報告會,八名來自全省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典型講述了各自在脫貧和助殘工作中奮發、奮斗、奮進的感人事跡。

五常市雲峰四葉參種植合作社理事長侯偉。

  侯偉是黑龍江省五常市杜家鎮人,靠著種植四葉參實現了脫貧。現在,他創辦的『雲峰四葉參種植合作社』吸納了119名殘疾人為會員,並全部脫了。

  七歲那年在和小伙伴的玩耍中引爆了雷管,侯偉右手不幸被炸掉了三根手指。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考上中專卻悄悄收齊了錄取通知書,只為減輕家裡負擔。同年村小學招聘代課教師,他順利地通過了招聘考試,成為村小學校的一名代課老師。四年的鄉村代課教師他育人無數,但迫於生活經濟壓力,他決定辭職。

  說起種植四葉參的經歷,侯偉告訴記者緣於一次在外地就餐,桌上一道涼拌小菜很可口,細問纔知道,這道菜是一種名叫四葉參的植物做的。『不過在五常市我找遍了所有的市場也沒找到。網上查閱後知道,原來四葉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強身壯力,養陰潤肺等功效,有很強的藥用價值,也是我國出口的山菜之王,市場需求量很大。』侯偉說,人工種植是個好項目,而且技術含量不高,便於種植,勞動強度不大,作物適應力非常強。

  為此,侯偉到山東、吉林等地學習四葉參種植技術和尋找銷售渠道。在自己家的二畝地上開始試驗種植,三年過後,兩畝試驗田竟賣了50000多元,純利潤達30000多元。

  2011年,侯偉被鎮政府聘為殘疾人專職委員,負責鄉鎮殘疾人工作。侯偉動員大家種四葉參,把有意願種植四葉參的貧困殘疾人組織起來,成立了五常市杜家鎮唯一一家『雲峰四葉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年就有40多人成為會員參與種植四葉參。到2012年,這些殘疾人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參與種植的人越來越多,效益也越來越明顯。

  雲峰四葉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定位在『走特色路,扶殘助殘;辦誠信事,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與廣大貧困殘疾人種植戶簽訂種植回收合同,解除種植戶後顧之懮。有位殘疾種植戶風趣地說:『找塊地,出點力,三年就數人民幣!』

  為進一步擴大發展,提昇四葉參的經濟價值,侯偉又成立了『五常市明途農業有限公司』,對四葉參進行深加工。加工醬菜,開辦了五常市明途四葉參土特產專賣店,把種植戶會員和他們自家的東北土特產都拿到店裡來銷售,這樣既解決了一些人想買真貨好貨難的問題,又增加了殘疾人的收入。

  2018年4月,哈爾濱市殘聯協調基金會資助合作社項目資金11.2萬元,侯偉把這些資金當做貧困殘疾人的入社資金,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建檔立卡殘疾戶35戶,即35股。這樣,每戶在年底都會得到分紅,2018年末每戶實現分紅1000元。

  如今,五常市雲峰四葉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發展到322戶,其中殘疾人社員119人,建檔立卡戶41戶,種植面積達到686畝,年實現總收入400多萬元。

  侯偉告訴記者:『未來,我想擴大四葉參種植基地20畝,新增刺嫩芽試驗基地30畝;建設廠房,引進生產線,對四葉參進行深加工,提高四葉參的附加值;增項醬菜生產,山特產品加工,創建集種植、儲存、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產業化模式,帶領更多的殘疾朋友共同創業。』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黑龍江省殘疾人文化交流作品『雲展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