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訊(記者 王春穎 楊帆)在第7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前,黑龍江省殘聯舉辦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跡視頻報告會,八名來自全省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典型講述了各自在脫貧和助殘工作中奮發、奮斗、奮進的感人事跡。

肖紅娟是五常市花滿園花卉合作社董事長,熟悉她的人都喊她『鮮花大姐』、『輪椅上的種花人』。
目前肖紅娟承包了吉林省榆樹市500多公裡的路邊美化工程,為吉林省榆樹市創建一個13,000平方米的花海景觀,為北京、上海、江蘇、甘肅、河北等地提供北方抗寒花卉種子30多噸。每年為公司旗下的花卉種植戶創收50餘萬元,為養路工贈收200餘萬元收入,為臨時用工增收10多萬元。
26歲時,肖紅娟因患脊髓栓系綜合癥,導致胯部以下毫無知覺,前夫離開,女兒纔5歲。可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坐輪椅出去打零工賺錢,去蜂場絞蜂蜜,偎在地上扒玉米……
2008年,肖紅娟看到有人收購樟子松籽,賺了不少錢,又想到娘家就住在鳳凰山下,樟子松很多,於是她采集帶收購,收集到了3000多斤樟子松籽,淨賺了3萬元。收購的老板勸她說,林木種子價格不穩,建議她搞一些花卉種子的苗木。
聽從好心人的建議,肖紅娟計劃開始種花。花籽是破題的第一步,一次偶然的機會,肖紅娟去吉林舒蘭附近賣西瓜,看見路旁有養路工在收割花秧,上面還有成熟的花籽,商量之後,肖紅娟變廢為寶,收集了很多花秧棵。『我把花秧上的花籽用木棒砸下來,共收了一千多斤的淨籽。那年價格也是好,共賣了四萬多元。從此我與園藝界的結緣開始了。』肖紅娟說。
隨著花籽和花苗的銷路越來越寬,肖紅娟已經不滿足於自己采收花籽,而是把目光放的更遠了。她開始動員村裡的殘疾人和貧困家庭開始種花采籽,動員周圍各市縣的養路工在路邊種花,花籽由我回收。不久,村裡的一片片花海出現了,周圍的各條公路花帶形成了。
在帶給人們美麗環境的同時,花籽也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肖紅娟這裡。一些景區和公路部門的美化,紛紛與她簽約,收入也是越發可觀。
2015年,肖紅娟成立了五常市花滿園花卉合作社,2018年注冊了自己的『海迪種業公司』。在村裡培養了十幾名專業技術人員,成立了自己的施工隊,對合作單位的綠化美化,進行全程的技術支持。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這是肖紅娟喜歡的一句名言。她說:『如今我過上了好日子,近幾年,每年我都要拿出一萬多元,對周圍的貧困戶進行幫扶。相信,我們播下希望的種子,就會綻放幸福的花朵,明天,我們必將收獲屬於自己的通往燦爛前程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