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張瑞英 堅持優種優品優產
2020-10-19 09:43:5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張桂英 蔣國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19日訊 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連續三屆承擔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的稻米品評品鑒初評工作,初評負責人、該中心副主任張瑞英18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張瑞英說,本屆大米節稻米品評品鑒結果,粳稻組的黑龍江的五優稻4號得了3個金獎,在秈稻組,浙江的3個品種得了金獎,對此她感覺既意外,也覺得是必然。好大米首先要品種好,浙江省是中國農科院水稻所的所在地,他們的優質品種會率先在那裡推廣,所以浙江秈稻多獲獎是必然。黑龍江五常大米五優稻4號獲大獎是她一直期待的,只是能這麼早來,並且3個不同的企業選送的樣品都得了金獎,令人有意外驚喜,這說明品種、技術、產地都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張瑞英說,大米好不好,有多個決定因素。首先要有優質的品種,其次是優質的產地和栽培技術,還要有優質的加工技術。本屆大米節品評品鑒的結果說明,通過連續舉辦大米節,以及各級政府和技術部門的不斷宣傳和技術推廣,種植者已經了解掌握並實現了優質的栽培技術。比如說低氮栽培,氮肥前施,還有抗倒伏和促早熟等等。今年黑龍江雖然經過了三次臺風侵襲,但在水稻的生產季節,溫度、光照和水分管理很到位,使五優稻4號品種的品質特點發揮最佳。

  談及品評品鑒工作的『三公性』,張瑞英說,為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她們的品評品鑒活動有公證處全程介入和參與。比如說,征集樣品時間截止到10月5號17時,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後我們又收到69個樣品,由於不符合時間規定,這些樣品就沒能參評。另外,樣品全程是密碼編碼,設置實驗室初評、復評、終評三個品鑒程序,這都是保證『三公性』的考量。所有的專家、包括她們的實驗人員都不知道樣品是誰的,甚至有的評審專家參與工作的稻米品種獲了獎,自己也都不知道。

  張瑞英對黑龍江在大米種植上如何更好發揮優勢提出建議。她說,藍天白雲黑土地是黑龍江生產優質大米的天然優勢。她們每年都做百個批次的大米抽檢,黑龍江大米都符合綠色食品標准,農藥和重金屬沒有任何超標現象,這就是黑龍江的優勢。好生態是造就高安全性和高品質的前提。如果未來水稻生產堅持走綠色、優質的道路,實現優質品種、優質產地、優質生產的同步推進、完美結合,那麼黑龍江稻米產業前途無量。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綠色龍江 稻米飄香——2020年綠博會·大米節融媒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