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記者王春穎 楊帆) 近日,黑龍江省殘聯舉辦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跡視頻報告會,八名來自全省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典型講述了各自在脫貧和助殘工作中奮發、奮斗、奮進的感人事跡。

李中江是來自雙鴨山市寶清縣七星泡鎮永安村的一名村民,接連兩次事故奪去了他左手五根手指,腿部落下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妻子由於長期護理他也病倒了,日子變得雪上加霜。
但李中江沒放棄,和家人商量以後,他和親朋借錢,籌集了一部分啟動資金。他起初只是購買了一套小型的燒酒器具和少量的原料,與哥哥一起通過學、問所掌握的技巧,進行第一次燒酒。在李中江的想象中,燒酒很簡單,其實並不然,燒酒的程序很繁瑣,必須把好每一道關,如燒酒的原材料必須選擇好,纔能釀出好質量的酒。
通過幾個月的努力,李中江終於釀造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勞動成果。酒存到時間,味道纔能好,這個道理李中江自然知道,但是為了能盡快回籠一部分資金,他只能短時間存放,也只能以低價進行銷售。由於資金短缺、原料少、勞動力少,家裡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親屬勸他停手。但是李中江知道必須咬牙堅持,也只有堅持纔能獲取勝利。
不久,村裡知道了李中江的具體情況後,向縣殘聯反映了相關情況,並為他貸款30000元,縣殘聯又向市殘聯爭取到30000元資金扶持李中江擴大生產。李中江的燒酒事業擁有了運轉基金,增添了新的設備,購買原料,僱傭可以和他一起乾、肯乾的人手繼續生產。
每年縣殘聯都會為李中江的酒廠注入資金,並把酒廠作為就業扶貧基地。安置殘疾人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李中江先後到外省進行了十幾次學習,最遠到浙江省進行學習。外出學習使李中江開闊了眼界,通過學習從外地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理念,正常的燒酒只是幾個月的時間,他學習新的理念是利用純正食用食品進行深度加工,從而一年四季都能燒酒,他把這些技術全部應用到生產當中。
『我特別欣慰,自從2015年酒廠成立以來,從最初安置的2名殘疾人就業,陸續增加到9人,今年達到13人之多,他們已在我的酒廠穩定就業。』李中江介紹道,酒廠投資約45萬元,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酒廠主營業務是生產高粱王、二鍋頭等,釀酒原材料全都是綠色、無污染的玉米面、大米面、高粱米面、面粉、深水井飲用水等,沒有香料、香精等添加劑,采用獨特酒曲工藝的制酒流程,制作出綠色健康的淨糧液態釀制原漿酒。目前酒廠庫存約15噸二次蒸餾純淨酒。
為了更好的迎合市場,由縣殘聯協調相關部門幫助李中江的酒廠辦理了注冊商標。酒廠采取全人工裝瓶,裝瓶後密封,以足度數、足質量、足重量的標准,進行市場銷售。
李中江說:『人到中年變為殘疾人,事業遭受重創,但我沒有自暴自棄,我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我相信只要踏踏實實的乾事創業,就能重新開啟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