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王克舉 張中武 記者 安澤) 18日,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再傳喜訊,肇源縣?魚溝萬基谷物公司、肇源縣莊稼人種業選送的『吉源香1號』大米分別獲得銀獎、銅獎,?魚溝鹼地長粒香大米獲得十大好吃米入圍獎。

憑借地理優勢打造『金飯碗』品質
肇源縣地處北緯45度世界最佳農牧產業帶、世界三大黑土帶和全省第一積溫帶上限,光熱條件居全省之冠,空氣清潔,松嫩兩江水資源豐沛,是頂級大米的天然產地。
近年來,肇源立足資源優勢,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固樹立『質量興農、綠色發展』理念,按照『生產標准化、加工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管理現代化』理念,加速推進水稻產業化開發。
發展建設標准化基地,建成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准化生產基地50萬畝,規劃4處10萬畝標准化水稻產業園區,成功對接無錫健康食品城、雀巢集團。培育壯大產業化龍頭,現有規模以上肇源大米加工龍頭企業16家,全部實行『龍頭+基地+合作社+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全部引進日本及國內最先進的設備,全部擁有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全力打造知名大米品牌,『肇源大米』21個產品通過農業部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多個品牌獲得省著名商標和名牌。
水稻生產全面走向規模化、標准化、生態化、產業化和科學化發展軌道。建成智能化浸種催芽車間14處,批次催芽能力達1730噸;建設標准化育苗小區87處,育秧大棚1.8萬棟;10大灌區改造昇級,水田灌溉標准化水平明顯提昇。智能化催芽、工廠化育秧、全程機械化作業實現全覆蓋。創新搭建農業綜合管理服務體系,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業綜合視訓等專業化服務平臺。『吉源香1號』通過省種子管理機構審定,肇源大米擁有了看家品種。
2020年,肇源水稻種植面積98.2萬畝,產能近60萬噸,農民增收近10億元。從普通米到特級米,肇源大米每斤售價從3元到30元,在阿裡巴巴、京東、華聯等知名網銷平臺和區域實體店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暢銷哈爾濱、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貴陽、昆明、成都等大城市。 『肇源大米』籽粒飽滿、晶瑩剔透,做出的米飯潔白光潤、品味香醇、筋道滑膩。農業農村部檢測認定,肇源大米富含45種營養成分,加工精度和衛生指標等達到國家一級粳米標准。尤其是食味品質值高達89分。

培育優質品種提昇『金飯碗』身價
記者在肇源縣?魚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采訪時,車間正加班加點完成30噸『吉源香1號』大米訂單。3年前,蔡雲樓引進這個水稻品種,經繁育,今年訂單種植20萬畝,產量10萬噸,收購價每噸高於市場700元。公司董事長蔡雲樓和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肇源百萬畝稻田都種『吉源香1號』,每斤大米多賣一毛錢、一元錢,全縣農民就增收1億元、10億元。『我們要用三年時間讓「肇源大米」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為了讓來自全國的食客都能夠品嘗新米的口感,肇源?魚溝實業集團萬基谷物公司更是推出了零下5-7度低溫存儲技術,庫內儲存水稻365天保質、保鮮,通過一系列的科技加持,讓肇源大米的食味品質有了根本保障。

堅持綠色生產築牢『金飯碗』名頭
『肇源大米斬獲各種獎項,標志著「肇源大米」已進入轉型提昇期,開啟了向優質高端進軍之路。』肇源縣農技推廣中心水稻站站長李金貴說。
目前,肇源大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55萬噸,90%的水稻原糧不出縣,年商品量35萬噸。東方集團肇源米業、松花江米業、北國米業、良運肇源米業、?魚溝萬基谷物等加工龍頭企業全部擁有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實行產品全面質量管理,有先進的設備和原料檢測儀器、科學高效的工藝流程、清潔衛生的生產加工環境,符合國家綠色食品生產標准,為『肇源大米』上了『三保險』。
肇源縣縣委書記遲維喜說,肇源縣將按照品牌化思維,逐步實現種子、地域、企業品牌的統一,堅持用工業化眼光審視農業,推動建立完善統一的大米種植標准和生產標准。同時進一步細分市場,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這個縣將繼續加大產業培育力度,提昇優質品種和綠色、有機標准化栽培覆蓋率,將肇源大米產業做大、品牌做響,打造成中國名牌產品,挺進『世界優質大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