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愛輝區 稻田裡奏響豐收樂章
2020-10-19 16:23:00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韓玉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西崗子鎮稻農搶抓晴好天氣搶收水稻。

  東北網10月19日訊 金秋時節,愛輝區西崗子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稻谷飄香,20臺水稻收割機同時作業,一派繁忙。放眼望去,沈甸甸的稻穗在秋風中掀起陣陣金黃的波浪,『嗡嗡』的機器聲和稻農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豐收的樂章。

  連日來,稻農利用當前天氣晴好時機,陸續下田收割水稻,加快秋收搶收步伐,確保顆粒歸倉。在西崗子鎮稻豐合作社的稻田裡,兩臺小型水稻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地頭,切割、脫粒、粉碎秸稈,幾道工序一氣呵成。望著一片片金燦燦、低垂的稻穗,合作社社員楊國福笑得合不攏嘴,『今年畝產能達到500公斤,我這腰包是越來越鼓了,都要歸功於合作社啊!原來自己單獨種的時候,沒有管理經驗不說,費勁成本又高。自從加入了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銷售,我們就等著往兜裡裝錢就行。』

  2009年以來,西崗子鎮大力推進『水稻北擴』戰略部署,建成全省最北高緯寒地水稻種植基地4200畝,依托中國最北的國家級水稻節水灌溉試驗站,寒地水稻產量與品質逐年提昇。為實現水稻種植規模化和集約化,2016年成立稻豐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社員13人,種植面積3040畝,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統一育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管理,帶動了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 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近年來,愛輝區按照全省實施『水稻北擴』戰略部署,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開展高緯地區寒地水稻種植和生產技術攻關,完善生產技術體系,不斷加快北方寒地有機水稻生產基地建設,為北方寒地的種植結構調整、提昇糧食生產能力和增加效益,闖出一條新路子。在西崗子鎮建設寒地水稻立體養殖園區和稻田公園,將稻田養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拉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吸引游客到訪,探索出一條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小康新農村』之路。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