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打好龍江稻米優質牌 訪黑龍江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聶守軍
2020-10-20 09:14: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董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20日訊 在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國際稻米產業發展論壇上,黑龍江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聶守軍對我省稻米產業發展優勢及前景分析得詳盡透徹,贏得現場嘉賓的熱烈掌聲。聶守軍演講中出現的一個高頻詞是『優質稻米』。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品種在糧食生產中舉足輕重。目前,我省水稻優質米育種水平位於國家前列,作為水稻育種專家,聶守軍對此不無驕傲。他認為,我省水稻產業發展的品種優勢十分突出,黑龍江出產稻米的食味品質為北方粳稻之最,在國內外市場受到廣泛歡迎。我省優質米育種起步較早,政府部門非常重視優質米的育種及生產,在政策層面上引導水稻育種不僅面向高產,同時面向優質。近10年,我省育成水稻品種達370多個,目前在生產應用的水稻品種有311個,全部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高產品種,其中一級米2個、二級米260個、香稻49個。

  展望我省水稻產業發展前景,聶守軍建議,在品種方面,應根據我省水稻主產區水稻產業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選育適於我省不同生態區域種植的優質、抗逆水稻新品種,繼續加快適宜第一、二、三積溫帶外觀、口感性好的水稻品種培育研發,並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以實現我省優質水稻產業的持續發展。同時發揮我省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穩步擴大綠色有機水稻標准化基地面積,打造全國最大的綠色有機粳稻生產基地,增強優質稻米市場供給能力。

  在優質稻米加工方面,聶守軍認為應圍繞『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示范企業,發展水稻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解決優質稻米加工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食品安全、成果轉化與服務的難題,形成優質稻米加工產業『技術+安全+平臺』的協同創新體系。

  我省出產的優質稻米不僅表現為顏值高、食味好,而且營養品質高。稻米蛋白質含量適中,並含有豐富的鉀、鈉、鎂、鐵、鋅、硒等微量元素,米飯營養價值高,有利於打造區域特色米。為此,聶守軍建議,借助大米節這樣的平臺,全力打好龍江優質稻米品牌。在品牌建設方面,改變當前品牌籠統、不突出的現狀,以專品種、專品牌打造區域特色米。五常大米品牌特別多,建議將這些品牌細分,體現鮮明的品種+地域+品名特色,易於叫響品牌。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綠色龍江 稻米飄香——2020年綠博會·大米節融媒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