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吞』秸稈 『吐』天然氣 尚志市為秸稈找了條好出路
2020-10-20 18:34: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遲亦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20日訊(記者 遲亦達)焊花飛濺、熱火朝天,10月20日,當記者走進廣瀚(尚志)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的建設工地,看到的都是忙碌的施工場面。項目已完成大部分廠房、設施和系統建設。目前,正在進行發酵罐體施工及設備安裝。預計明年2月即可完工。全面投產後,這裡每年將『吞進』17.5萬噸秸稈和廢物,『吐出』1720萬立方米天然氣,7.8萬噸有機肥。

廣瀚尚志秸稈生物天然氣項目正在建設中。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廣瀚尚志秸稈生物天然氣項目正在建設中。2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廣瀚尚志秸稈生物天然氣項目正在建設中。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近年來,尚志市在禁燒秸稈的同時,一直在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引進新項目、新技術,使秸稈的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

  2019年9月開工建設的廣瀚(尚志)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正是地方政府和科技企業聯手,為秸稈找到好出路的一個樣本。

  秸稈如何『變身』天然氣、有機肥?企業股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三研究所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先把秸稈以及農村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過攪拌、增溫,再經過預處理之後一起投入到厭氧發酵池,讓其與氧氣隔絕後進行發酵。發酵產出有機肥和沼氣。肥料可以直接施到農田,沼氣經過除塵、冷卻和淨化壓縮等工序後,就可以作為天然氣,經由輸氣管道送到各戶使用或者是直接輸送給企業。』

  秸稈『變身』,變廢為寶。周邊鄉鎮的農戶不再為如何處理秸稈廢棄物發愁,企業收購將直接帶動農戶增收。同時,企業生產的有機肥可輻射半徑約為100公裡的農田,促進有機肥的就近消納,助力構建綠色農業產業鏈;生產的天然氣可輻射半徑約為200公裡,目前項目雖未完工,但早已與中國燃氣、華潤燃氣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基本確定了天然氣就地消納方案及合理的市場銷售價格。此外,項目建成後還將為尚志提供就業機會,形成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除尚志外,哈市其他縣域還將建設5處廠區,這將是秸稈綜合利用可復制的好樣本。

責任編輯:姜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