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星星』墜入古城懷抱 『砸』出新品牌特色旅游景區
2020-10-21 20:16: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遲亦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21日訊(記者 遲亦達)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是近期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教授團隊證實的一個新的隕石坑。10月21日,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組織的系列新聞發布會和實地采訪活動來到依蘭縣,記者對隕石坑進行了實地踏訪。

隕石坑航拍圖。依蘭宣傳部提供

  位於依蘭縣迎蘭鄉的隕石坑,外觀展現為一座十分壯觀的巨大環形山。據介紹,該隕石坑直徑1850米、深度260米。大約距今5萬年前,在末次盛冰期,隕石坑受到了冰川的強烈侵蝕,導致南部坑緣發生了大規模缺失。隕石坑融合了行星科學與第四紀地質學兩大自然科學領域的內容,兼具了隕石坑地質奇觀和冰川地貌兩大自然遺跡。

依蘭隕石坑。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從依蘭縣城出發前往隕石坑景觀處車程需要40分鍾,鄉間道路旁堆積的金黃玉米堆向人們訴說著這是個豐收的季節。隨著幾下顛簸,當地旅游部門工作人員引導記者下車。

  『就咱們現在站這個位置,腳踩的土地,就是依蘭隕石坑中心。』依蘭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徐立星介紹道:『大家正處於隕石坑中心,爬上環形山纔能看到隕石坑的全貌。

跟著紅線去看隕石坑。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經過一條由鋼筋龍骨搭建,原木木方鋪裝的幾十米進山道,記者踩到了鋪滿落葉的松軟土地上。每一腳細膩的觸感讓這片土地上印著人們來過的痕跡,誰也不曾想到,這是大約距今幾萬年前,一顆直徑約80米的小行星撞擊所形成的巨大環形山地貌。『大家沿著紅繩的路線走,半小時就能看到完整的隕石坑!』在旅游局工作人員鼓勁的話語聲中,記者一行沿著這條紅線開始了登山之旅。

地質鑽探位置。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泥土的香氣芬芳在鼻尖,細密的汗珠則布滿額前。記者發現,登山的路徑處都是黑色樹木區域,兩旁有明顯的白樺樹林夾裹,這條由紅色引路線點綴的登山道格外明顯。到了半山腰,白樺樹更多,因今年雨水旺盛,有些地下的石塊上已長滿綠色青苔,在這白黃黑綠紅的多彩世界裡,『跋涉』的人群增加了行走的生氣。

半山腰的白樺林。東北網記者 遲亦達 攝

  『跋涉』了近30分鍾,記者在視線左上角看到了觀景臺,三步並兩步地登了上去。隨著微風,依蘭隕石坑的全景映入眼簾。巨大的環形凹坑中,夾雜著玉米地剛收割後的金黃,還未枯萎的草綠和即將冰凍的銀色魚塘。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依蘭隕石坑特色明顯,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有利於開發建設成為一個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觀光的綜合基地,可建設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或國家級隕石坑博物館。依蘭將縣將以隕石坑規劃開發為核心,精心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