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0月22日訊 大米節泰來縣稻米展區現場,一群小鴨子走來走去,吸引眾多觀展嘉賓圍觀。
泰來縣聚祥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鵬介紹:『我們種植的鴨稻生態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這次大米節諮詢簽約的客戶也很多。所謂的鴨稻米是指生態有機大米的一種種植模式,就是在稻米插秧15天左右的稻田裡放養出生20天的小鴨子,只有在無化肥、無農藥殘留的有機生態環境下纔能保證小鴨安全健康長大,同時,鴨子生長時在田間活動,可以起到活水、除蟲、施肥和除草的作用,使水稻無需使用化肥和農藥;鴨子在田間生長,以蟲子、雜草為食,無需使用飼料,達到水稻和鴨子均天然無污染,一年稻一批鴨,相輔相成,因此鴨稻米成為立體生態農業種植出的生態大米。』
『鴨稻共作』產出的大米富含硒、氨基酸、雙鏈糖和鐵、鈣、鋅等元素,米粒纖細、色澤晶瑩、滑潤如油,具有原生稻米的自然清香。
相關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