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 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近年來,市文聯和各團體會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活動為載體,以創作為根本,以隊伍建設為重點,認真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職責,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委對文學藝術工作的重要部署,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牢牢把握正確的文學藝術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組織動員全市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勇於擔當崇高使命,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以文學藝術的形式熱情謳歌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和體制機制『大轉型、大改革』進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動描繪全市乾部群眾在『生態立市、旅游強市』發展進程中史詩般的動人畫卷,為繁榮我市文學藝術事業、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作出積極貢獻。
圍繞中心服務意識不斷增強近年來,市文聯統籌文學藝術資源,組織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以面向社會、服務大局為己任,立足本職,發揮優勢,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品位、有影響的文藝活動。
積極開展重大主題活動。市文聯圍繞發展穩定大局,以重大節慶日、重大活動為節點,利用文學藝術的獨特表現形式,舉辦文學書籍展、書法展、美術展、攝影展、綜合展,以及征文、演出、比賽、志願者服務等活動3110多場次;出版圖書、畫冊21種7.2萬冊;配合全市旅游宣傳,舉辦進京、進省展出、賽事5次;與俄羅斯比羅比詹市、北京宣武區、洛陽市、咸陽市等聯合舉辦展覽7次;與鶴崗、黑河、綏化等地市舉辦聯合展覽6次;各團體會員積極組織配合有關部門舉辦展覽、演出活動1100多場次。圍繞我市旅發大會、森博會、藝術節、廉政教育、森林防火、創衛創文、全民讀書月、保護紅松行動、雙擁工作等重點工作開展了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文學藝術活動,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對外影響、提高市民綜合素質、提振市民精神生活、打造地域人文精神作出積極貢獻。
大力傳承弘揚地方文化。積極參與『文化伊春』建設,大力傳播地方特色文化,凝練地方特色文化符號。市作協、評協、美協等協會的文學藝術家們,無論風雨寒暑,深入到大山大水、場所村屯采風創作,創作了以紅色文化、恐龍文化、金祖文化、北紅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為題材的數以萬計的文學藝術作品。市評協以紀念郭小川誕辰一百周年和『林區三唱』發表79周年為契機,召開了研討會,出版《詩魂長留在人間》一書,受到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同志的肯定。市劇協以優異的創作成果,衝擊全國全省重大賽事,話劇《青山常在》在中央黨校演出,話劇《張子良》在省展演,獲表演和音樂設計一等獎。各文學藝術家協會創造條件對外推介,主動對外聯系,走出去辦展,到外地參賽。各文學藝術家協會在學校、林場(所)、社區、企業等建設藝術活動基地30處,市書法家協會組織開展的書法進校園活動在市二中落地生根,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紮實推進文學藝術惠民活動。市文聯依托自身優勢,探索文學藝術新路,走進基層,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不斷提高文學藝術惠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