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通河『蝦肥蟹美』稻米飄香
2020-10-27 08:14: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27日訊 金秋十月,稻黃蟹肥。在通河縣眾禾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稻田內,社員們正忙著撈蝦捕蟹趕鴨子。

  從稻田中提起一條條胖乎乎的稻田小龍蝦、稻田蟹,社員們很快裝滿了籮筐。成群的稻田鴨被主人從稻田裡趕出,放養到水塘裡。通河眾禾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屈耀明告訴記者,這是最後一批離田的小龍蝦和稻田蟹,作為明年的種苗進行越冬繁育。這群稻田鴨也是特意留下的麻鴨,留著明年產蛋。

  屈耀明帶記者來到室內繁育池,這是一棟佔地2000平方米的鋼結構陽光溫室,場內有一蝦一蟹兩個池子。屈耀明介紹說,繁育池總投資170餘萬元,由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提供技術指導,可供繁殖10萬斤小龍蝦,為5000畝通河生態稻田提供放養種苗。越冬繁育稻田小龍蝦和蟹苗如果這次能成功,合作社明年3000畝稻田的蝦蟹種苗就無需外購了。屈耀明算了一筆賬:水稻插秧半個月後蝦蟹苗下田,每畝地撒蝦苗20斤,每只重5克左右,經過兩三個月就能長到1兩重,增值10倍,刨除成本和損耗,收益至少可達5倍。如今有了室內越冬繁育場,蝦蟹轉移到室內接著養,等繁育後再上市,都能超過2兩重,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在今年的黑龍江省農民豐收節上,屈耀明被評為『水稻大王』。屈耀明的眾禾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有10.2萬畝水稻田,稻作區的3000畝有機稻匯集魚蝦蟹鴨多種類立體養殖,由哈市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提供技術指導,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農業技術觀光示范園區。屈耀明說,稻田立體種養,種養品種之間相得益彰,身價倍增。稻田為養殖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確保蝦肥蟹美;魚蝦蟹鴨在稻田中起到活水、消滅害蟲的作用,無形中為稻米貼上了『有機標簽』。立體種養的水稻米質優良、營養豐富,每年不等秋收,就被搶購一空。

  近年來,通河縣大力推廣生態稻套種養模式,通過農業立體化生產,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通河生態稻的名氣也隨著『哈爾濱大米』品牌崛起而蜚聲省內外,沒等秋收,新米就被搶購一空。有機稻米成為品牌的核心,鄉親們鼓了腰包、開了眼界。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