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7日訊 『馬上過節了,二老得換上新衣裳,高高興興地啊!現在天氣涼了,看看新盤的炕熱乎不?』日前,延壽縣六團鎮雙安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闞金玲給馮林老倆口帶來了水果和慰問品。
像闞金玲的名字一樣,『第一書記』的每次到來,都會使農家小院裡充滿金鈴般的歡笑聲。老倆口也為平添了這個『大女兒』而喜笑顏開,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說起馮林老倆口的難心事,闞書記最為清楚。
據闞金玲介紹,貧困原本和馮大爺一家不貼邊兒,夫妻倆吃苦耐勞,養育的三個兒子也都已成家立業。但是,幾年前,三個兒子相繼因病離世,一次次的變故,沈重地打擊著二老的內心,更讓老人對生活失去了動力和希望。
就在老兩口心情消極低落、生活陷入貧困之際,闞金玲帶領扶貧工作隊員來到了雙安村。從那時起,老馮家漸漸有了往日的生氣。髒衣服搶著洗、農活兒搶著乾,闞書記像親姑娘一樣和老人嘮家常、講政策。一次次入戶走訪,一次次噓寒問暖,終於打開了老兩口的心結,讓他們逐步走出了陰霾。
得知馮大爺以前是遠近聞名的獸醫,闞書記先為他家精心挑選了50只雞雛,讓馮大爺利用一技之長,在家裡搞起了養殖業。結果可想而知,小笨雞一茬又一茬,成了市場搶手貨。
如今,馮大爺家的小笨雞滿院跑,老兩口有了新營生,整天忙個不亦樂乎。看在眼裡、樂在心上的闞書記,又盯上了馮大爺家後院的一大片空場地,她要讓二老再忙乎點種植業。在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馮林和老伴兒又種了1畝半玉米,一部分成了雞飼料,另一部分賣掉,又給家裡添了一筆收入。靠著小笨雞和苞米園,馮大爺和老伴兒摘掉了『貧困帽』。
記者了解到,雙安村3個自然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共有43戶68人。在駐村工作隊的帶動下,貧困戶基本都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庭院經濟在村裡也初步形成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