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作風是動力,作風是資源,作風是氛圍。好的作風能產生創造力、凝聚力、執行力、戰斗力和生產力,是戰勝各種困難、完成繁重發展任務的根本保證。為貫徹2020年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暨警示教育會議精神,落實全市轉作風優環境抓落實加快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推動改作風優環境工作走深做實,日報從即日起推出『改進作風促發展優化環境譜新篇』專欄,展示大慶市改進作風、提昇效能、優化環境工作中的舉措和亮點,讓嚴實作風深深紮根乾部隊伍,以責任擔當促進工作水平提高。
東北網10月28日訊 日前,家住高新區的孔女士到市民政局諮詢成立社會工作方面社會組織的相關問題,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在詳細了解了發起人、成立目的和初步規劃後,把成立社會組織的名稱核准、需要材料及注意事項等對孔女士進行了一次性告知,還將相關部門聯系方式和郵箱給了孔女士。
幾天後,工作人員收到了孔女士發來的材料,並對其存在的問題逐條提出修改意見。在材料審核的當天,孔女士就拿到了法人登記證書,市民政局的『辦事速度』讓孔女士感嘆不已。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年初以來,市民政局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持之以恆深化作風建設,推進『五細』工作深入開展,轉變工作作風,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效,為全市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據了解,市民政局通過簡化社會組織登記辦理時限、落實扶持政策、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等多方面工作優化服務質量。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簡化審批程序,推動18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其餘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優化社會組織審批流程,民政部門對所負責的權限內社會團體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等9項行政權力事項全部實現了『一網通辦』。權限內社會組織登記也由3個工作日縮減為當日即辦,疫情期間共辦理權限內社會組織登記172家。簡化社會救助審批手續,疫情期間,市、縣(區)兩級民政部門堅持低保特困不停辦,實行『預約服務』、『不見面服務』和『代辦服務』,取消民主評議、入戶調查環節,將救助辦理『面對面』變救助只需『件對件』。疫情期間,共受理審批低保申請106戶、187人,特困人員救助申請5人,臨時救助申請825人。目前,已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9144.85萬元,城鄉特困供養金4000.13萬元,臨時救助金5532人次648.46萬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機關作風整頓的統一部署,市民政局把推進落實『五細』工作要求作為重要任務來抓,著力解決作風不實、工作不力、素質不適應的問題。針對今年疫情對困難群眾生活造成影響的實際,市民政局領導班子帶隊組成督導組,深入基層一線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檢查,下發84張整改通知書。通過召開座談會、與群眾乾部談心談話、基層走訪面對面交流等方式,收集整理基層反映的問題20餘個、意見建議30餘條。提昇窗口服務質量,所有涉及外來群眾辦事的窗口單位,統一設置崗位牌,工作人員佩戴身份牌,推行實名服務;實行殯葬『四免』兩次告知,確保符合政策的群體及時了解『四免』政策;開展殯葬服務事後回訪,努力提高群眾滿意度;加強對婚姻登記窗口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養老護理人員技能培訓,提昇服務水平;全市各殯葬服務機構全面推行『六公開』制度,公布了全市7家殯儀館24小時服務熱線和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通過深入開展作風整頓,不斷提昇民政乾部隊伍素質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強化民政乾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激勵了全局乾部職工勇爭一流、想事乾事的工作熱情。全局上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政事業發展,在抗擊疫情、養老招商、孤兒救助等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落地養老服務項目20個,吸引投資10多億元。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制度化的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動態調整機制,全市共有297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益。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目前全市共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0690名。推動社區減負增能,以全市3309個網格為基礎,整合資源,科學劃分,多網合一,打造全要素網格,提昇服務水平,增強社區服務、管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