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記者 孫英鑫)黑龍江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自2018年10月28日成立以來,圍繞群眾最反感、市場主體最困擾、最制約發展的『三最』問題,真抓實乾。
兩年來,體制機制建設創新完善,政務服務水平大幅提昇,企業投資吸引力顯著增強,市場主體和群眾獲得感與日俱增,我省優化營商環境交出亮眼成績單。
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
1.組建三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全省構建了行政編制1138名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門隊伍。
2.連續召開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公開曝光反面典型案例37件,持續形成了震懾。
3.2次對13個市(地)開展營商環境試評價,形成壓力傳導和責任倒逼機制。
4.2019年3月1日《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出臺省委省政府關於重塑營商新環境50條意見、省營商環境監督辦法等制度政策,省社會信用條例、省政務大數據管理條例等地方立法全面啟動。
持續優化政務環境
1.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由2889項壓減至1025項、行政許可事項精簡率為24.5%。
2.公布『辦事不求人』易發事項負面清單1082項,抽樣調查顯示,全省企業對『辦事不求人』舉措綜合評價好評率達到90%以上。
3.企業開辦壓減至3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壓減至90天以內。自貿試驗區534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
4.全省新增政務實體大廳57個、設置綜合窗口1233個,新增自助服務設備1337臺(套),13個市地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本級大廳20489項。
5.打通54個中省直部門數據交換通道,開發217個國家部委數據接口服務,制定涵蓋48個部門653項數據共享清單,近1.1萬項共享數據,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數據共享平臺、『全省事』APP上線運行,形成全省『一張網』。
6.全面推行『首席服務員』服務模式。全省共組建項目專班571個、首席服務員1225名,為全省1344個招商引資項目提供代幫辦服務。
持續優化市場環境
1.2019年至今年5月,通過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和個人減負380.9億元。全省『銀稅互動』貸款餘額16.17億元,惠及小微企業3300餘戶。全省融資擔保機構為2023家企業提供擔保額度94.5億元。
2.推行『信易貸』為市場主體紓難解困,已有21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544家企業入駐平臺,已成功授信58筆2.76億元。
3.深入開展『清賴行動』專項整治。全省共梳理政府失信違諾事項12282項、涉及金額143.52億元,目前已清理10918項、佔88.89%,涉及資金123.04億元,佔85.73%。
持續優化法治環境
1.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共抽查各類市場主體15.2萬戶,將19426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2.全省3747個部門通過『雙公示』信息填報系統報送數據,歸集信息579.72萬條,全國排名前5名。
3.建成省『互聯網+監管』系統,采集各類監管數據1977.9萬餘條。省和各市(地)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均建成和聯網對接,歸集各類信用信息1.85億餘條。
4.2019年以來省級立案受理監督案件68件、轉交督辦674件、移交問題線索129件,約談相關責任人109人次、問責處理39人。
5.建立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和監測制度,邀請262名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選設652個營商環境監測站點,形成社會監督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