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正式滿產運行 !海國龍油交出『油頭化尾』高分答卷
2020-10-29 09:23:50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戴小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29日訊 備受關注的黑龍江省龍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開工建設的5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解項目及95萬噸/年聚烯烴項目(以下簡稱『龍油550項目』)滿產運行進入倒計時。

  記者了解到,2018年5月開工建設的『龍油550項目』,經過560多天的奮戰,部分裝置和工藝已經陸續開工。預計到11月份,項目完美收官,屆時將正式滿產運行。

  搶抓機遇建設『油頭化尾』示范項目

  海國龍油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為大慶聯誼石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海淀區國資委下屬控股子公司北京海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完成對海國龍油的重組,成為海國龍油的控股股東。而此時,也正是黑龍江省落實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重要指示的開局之年。2017年,海國龍油啟動了全資子公司黑龍江省龍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5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解項目及95萬噸/年聚烯烴項目,簡稱『龍油550項目』。

  項目重新規劃和布局後,在產品結構上,增加了化工聚烯烴和輕烴裂解裝置,通過總流程優化,化工產品比例較原方案增加了近20個百分點,把『油頭化尾』做得更徹底。

  『龍油550項目』是北京海淀區國資委當前在投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依托先進的科技創新理念和技術,建設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套工業化的100萬噸/年懸浮床渣油加氫裝置;建有國內當前單套最大的23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裝置;建有200萬噸/年重油加氫裝置、35萬噸/年聚丙烯、20萬噸/年聚丙烯和40萬噸/年聚乙烯等主要生產裝置,及其配套公用工程和儲運系統。

  龍油550項目遵循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提出的發展『油頭化尾』石油精深加工路線的要求,是黑龍江省發展『油頭化尾』的示范項目,是國家工信部『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黑龍江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黑龍江省百大重點項目。

  『龍油550項目』能將上游原料『吃乾榨淨』,極大地提高了化工產品轉化比例。項目投資超百億,建成後每年可向市場提供350萬噸各類石油化工產品,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約200億元,並提供工作崗位2000餘個,能為大慶市產業昇級、產業鏈水平提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家能源提質增效作出重要貢獻。

  打破傳統工藝模式,化工產品比例超70%

  海國龍油的願景是『打造國內頂級、世界一流的石油化工企業』。然而,如何做到呢?

  走進海國龍油,見到公司副總裁楊發新,纔知曉他們打造國內頂級、世界一流的『殺手?』——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建設百年油田總體部署,結合即將啟動的『十四五』規劃,走『少油多化』『減油增化』的路子。

  『「龍油550項目」采用100萬噸/年懸浮床渣油加氫裝置+200萬噸/年重油加氫裝置+230萬噸/年的催化熱裂解裝置的高比例重油轉化組合模式,可以說是打破了傳統的煉油加工工藝模式,化工產品比例在70%以上,油品比例在0-30%靈活可調,做到了「宜油則油、宜烯則烯」,實現以最小的原料消耗最大化地生產化工產品,這與地區的產業政策高度吻合。項目內部收益率高,能給予股東較高的投資回報。』楊發新說。

  『另外,我們的優勢還有原料可獲取性強,可靈活應對原料市場的變化。項目流程配備了懸浮床加氫裝置與重油加氫裝置,對原料適應性很強,可兼顧重油、乙烯焦油、煤焦油、燃料油、催化油漿等原料的加工,靈活應對市場的變化;綠色低碳、環保。在重油加工工藝方面,采用先進的懸浮床加氫工藝替代傳統的延遲焦化工藝+固定床渣油加氫工藝,解決了延遲焦化裝置高硫焦、高鹼氮蠟油給後續加工帶來的環保問題,避免了除焦系統非密閉操作帶來的噪聲污染、粉塵污染與水污染,實現了綠色低碳;裝置具有規模效應:230萬噸/年的DCC裝置、100萬噸/年的懸浮床加氫裝置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裝置,45萬噸/年的聚乙烯裝置、55萬噸/年的聚丙烯裝置、45萬噸/年的輕烴裂解裝置、200萬噸/年的重油加氫裝置也均有一定的規模效應。』楊發新表示。

  而且,龍油550項目後期產品可根據市場靈活調整,兩套35萬噸和20萬噸的聚丙烯生產線分別生產大眾牌號與替代高端進口牌號的產品,既能夠打出低成本高端化的差別化優勢,又能滿足中高端產品的需要。

  568天不間斷奮戰後交出『高分答卷』

  走進海國龍油550項目現場,副總裁李愛武詳細地介紹了裝置布局:『這是8月份就已經投用的公用工程部分,這邊是成品油罐區,右邊是全國最大的100萬噸/年懸浮床渣油加氫裝置,遠處最高的是DCC反再系統……』

  一套套裝置挺拔矗立,一套套裝置相繼試生產成功,這其中匯聚了550項目所有參建同仁的辛勤與智慧,這背後,是他們每個人扛過了從項目初期建設到全面試生產的568天的不間斷奮戰。

  據李愛武介紹,項目2018年3月10日可研優化,2019年3月17日35KV聯合變電所(二)正式開槽,2020年1月22日催化裂解裝置吸收穩定塔吊裝,2020年9月30日全面進入試生產階段。

  『尤其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大慶市委市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的鼎力支持下,項目部全面布控打造防疫戰線,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堅持紮實推進項目建設,以形成更多的實物工程量,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李愛武說。

  為了切實做到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工作目標化、目標階段化、階段具體化、具體責任化,確保項目目標如期完成,這個公司組建工程指揮部,全場統籌部署,總裁坐鎮現場辦公,公司員工加班加點全力配合。

  『為科學精准推進項目建設,項目部從生產部、設備部抽調精兵強將,專項負責各裝置區施工任務,現場指揮。項目尾聲階段,生產團隊進入現場,由團隊經理帶隊,查漏項、查問題,為確保投產後順利進行做准備。』李愛武說。

  李愛武還表示,他們選擇國內最頂尖的設計院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設計,選擇中建安裝、大慶化建等央企、國企的專業化團隊施工,選擇具有石油化工豐富管理經驗的監理管理,選擇國內外最優秀的生產廠家供貨,共同扛過了568天不間斷的奮戰。

  9月是海國龍油人不能忘記的日子。9月1日,作為黑龍江省最大的同類生產線,重膜生產線車間試生產,累計產出吹塑膜110噸、成品膜28噸,產出的重載包裝FFS膜在包裝線上熱封和各種摔包一次成功,實現了項目生產階段的『開門紅』。

  9月30日15時48分,2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擠壓造粒機成功試車,產出合格產品。同時,23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裝置反應器開始烘襯裡,標志著項目全面進入試生產階段。

  『568天的奮戰,投資過百億,在45個省、市、區級單位,69個參建單位,1000餘家上下游單位,20000餘人的共同努力下,海國龍油人交出了一份「油頭化尾」的高分答卷。』李愛武感慨並表示感謝!

責任編輯: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