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道裡區執法局發力構築優良城區環境 理念創新『難點』變『亮點』
2020-10-30 10:03:5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李雪君 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執法人員對沿江岸線進行拆違整治。

  黑龍江日報10月30日訊 伴隨著鉤機轟鳴聲,日前,哈爾濱市道裡區鄉政街(煤五)征收區域內的59處違法建設被依法拆除,為煤五熱源擴建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掃清障礙。拆除違法建築蹄疾步穩,截至目前,道裡區執法局已完成全年拆違計劃總量的91%,居全市前列。事實上,不僅是拆除違法建築,該局強化黨建引領,今年年初以來在疫情防控、打擊黑車、整治岸線等多領域同步發力。憑借著不懼風險、衝鋒在前的出色表現,該局在日前一舉獲得『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黑龍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兩項榮譽稱號。

  如今,這支執法鐵軍隊伍依然堅守在城市管理的重要領域,不斷創新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努力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城區環境空間。

  強力拆違建淨化城區空間

  拆違被稱為『天下第一難』。在破題過程中,該區執法局將體制、機制、服務、保障等各環節做實做細,快行動、敢碰硬、勇克難,一次次掀起拆違行動高潮。

  『以往拆違只精確到哪個小區或哪條街路有多少處違建,大約多少平方米,按照全市拆違「零增量、減存量」的目標要求,我區在拆違過程中摸索並形成了「七個標准」工作法,實現了對每一處違建的精准管控。』道裡區執法局局長劉福祿說。

  據了解,『七個標准』工作法即發現違建,建立臺賬;現場照相,鎖定證據;規劃致函,規劃認定;履行程序,快速送達;先期噴號,安全拆違;拆違徹底,清運及時;言語得當,紀律嚴明。通過該工作法真正實現了違建拆除不漏一處、不差一寸。

  在規范標准的同時,道裡區執法局更是以一把尺子、一個標准、一拆到底、一視同仁的『四個一』原則亮出『底牌』,決不允許出現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易不拆難的『三不現象』。該局始終堅持把群眾放在心上,以暖心服務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使拆違高效推進。

  在一系列行之有效舉措之下,民眾街打通工程項目、鄉政街(煤五)征收項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等重點、民生項目內的違法建設依次得到高效、有序拆除。在年初制定任務接近完成時,該局又自加壓力:兩年拆違任務一年完成。截至目前,該區已拆除違法建設15802處、145萬平方米。目標完成指日可待。

  鐵腕打黑車窗口秩序井然

  『沒有了喊客、攬客的非法營運車,不僅哈站北廣場的環境清亮了,整個城市給我的印象也是更加有序、有品質了!』經常來哈爾濱市出差的外地客商王寧,談起哈站北廣場環境的變化由衷地說。事實上,王寧的感受主要來自於該區執法局重拳治理非法營運車輛的成效。

  多年頑疾,一朝根治。面對非法營運車輛這顆『毒瘤』,道裡區執法局同樣不手軟,探索出一系列管用舉措,讓非法營運情況在該區無處遁形。

  治『黑車』,勢必將其納入部門聯動、齊抓共管、長期整治的監管體系,方能剎住『黑車』非法營運的車輪,對於整治非法營運車輛,該局局長劉福祿的思路清晰。

  為此,該局通過深入調查分析,結合非法營運車輛流動時間節點等,有針對性地制訂整治方案,讓治理『猛藥』管用、好用。

  該局在哈站北廣場及周邊區域布置了百餘人的巡邏力量每天24小時巡邏管控。同時聯合站前治安大隊、交警等執法部門聯勤聯動,形成整治的高壓態勢。

  在治理過程中,該局還注重科技手段應用,將全市網約車錄入場站系統,雙證不齊全的網約車無法進入場站運營。安裝500個攝像頭,實現哈站北廣場地上、地下監控全覆蓋。

  為了避免出現燈下黑,該局更是對處罰金額進行限定、對辦案過程全程錄像,嚴控執法人員的自由裁量權。

  不僅如此,該局還在機場、商圈、景點等重要點位布控力量,在全區形成『黑車』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讓非法營運車輛在區域無處藏身。

  年初至今,該區共查處非法營運(黑車)336輛、違法違規網約車145輛、違規出租車311臺,常態化管控讓『窗口』常明常亮。

  攻堅岸線整治擦亮城市名片

  『碼頭的亂象被清理,再沒有佔道和噪聲污染,整潔有序的沿江景觀又回來了,這樣的環境真讓人舒心。』家住道裡區友誼西路的許多市民,提起日前沿江區域德嘉碼頭中餐廳的拆違行動都拍手稱快。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全面提昇道裡區沿江環境,該局按照相關要求迅速啟動臨江沿岸的違法設置、污染環境、秩序混亂、危害安全、損害堤防及沿岸私搭濫建、佔堤堆放物品等各類問題的集中整治。

  伴隨著德嘉碼頭中餐廳違規搭建的大排檔及岸線舞臺被依法拆除等一系列拆違行動,沿江岸線清爽了、靚麗了。

  事實上不僅是沿江岸線,對於市場攤區、廣告牌匾等該局也同樣持續發力。據統計,年初至今,該局共拆除高空牌匾、高空透體字、路杆廣告、橋體廣告等違規戶外牌匾廣告280餘處。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