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日訊 從飛鶴奶山羊養殖場、飛鶴乳品加工廠到安盛飼料廠再到麥士德金項目……一個個項目接續落戶,共同拉動縣域經濟向前邁進。
評選『文明整潔家庭』『脫貧致富能手』『奉獻社會模范』先進典型4149戶,發放獎金207餘萬元,有效地激發了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
今年,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3處小型污水處理站,完成改廁3247戶,有效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
泰來,1986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1994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之一,2011年納入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區。2016年,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19年5月,退出貧困縣序列。目前,全縣4343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4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從貧困到脫貧,泰來縣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在這條脫貧之路上,泰來不斷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走向更加富裕、文明、整潔的新生活。
大項目微產業齊發展
『今年以來,泰來縣經濟開發區共入駐企業13家,這些項目都是在今年疫情期間招商引進的。』泰來縣經濟開發局管委會主任魯海生說。
從飛鶴奶山羊養殖場、飛鶴乳品加工廠到安盛飼料廠再到麥士德金項目……一個個項目接續落戶泰來,共同拉動著縣域經濟向前邁進。
不斷引進壯大經濟的大產業,同時勤耕不輟發展惠及民生的小產業。
為了能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泰來縣創新做法,發展『扶貧車間』『小園經濟』『扶貧夜市』等微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拓寬增收渠道,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家家有小園,戶戶有大棚,我們村每年僅靠銷售小園和大棚種植的蔬菜就能獲利1600餘萬元。』泰來縣街基村黨支部書記陳斌說。
泰來縣積極引導鼓勵農戶在自家『小菜園』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將『小菜園』變成『增收田』。政策引領、獎補結合,按照種植面積和養殖規模,給予每戶300~500元補貼,推進庭院經濟發展。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綜合投保生產資料、畜禽養殖、果蔬種植等7項保險,給群眾吃上了『定心丸』。開展『千名乾部』認領『千家小院』活動,1467名乾部幫助2807戶貧困群眾發展庭院經濟,戶均增收可達700元以上。依托汽車飾品、手工編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利用閑置辦公室、校捨和農家小院等場所,將35個扶貧車間建到群眾家門口。1300餘名群眾依靠雙手勤勞致富,人均年增收5000元。
『文明分』促長文明風
『你啥時候來我家都乾淨利索的,咱得了「文明整潔家庭」稱號,就必須給村裡的鄰居打個樣。』勝利鄉哈拉村脫貧戶曲鳳英說道。
開展『文明整潔家庭』評比,『治愚』;開展『脫貧致富能手』評比,『治懶』;開展『奉獻社會模范』評比,『治私』。從2017年起,泰來縣以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創立『三獎評』機制,用典型引路,帶動鄉風民風轉變。83個行政村的『三獎評』活動吸引著眾多群眾廣泛參加。文明鄉風、移風易俗等新風正氣在百姓心中紮根入腦,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為確保『三獎評』活動可持續,縣裡籌建了『扶志愛心基金』,資金重點用於『三獎評』獎勵。目前,全縣已籌集『扶志愛心基金』650萬元。評選『文明整潔家庭』『脫貧致富能手』『奉獻社會模范』先進典型4149戶,發放獎金207餘萬元,有效地激發了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眼下,泰來縣正在開展『六進農家』,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探索建立鄉風文明『積分制』,讓『文明分』有效促『文明風』形成。
村莊清潔全國先進
泰來縣高度重視村屯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針對危房改造、廁所改造、村屯綠化、道路建設等重點任務出臺年度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實施鄉村環衛一體化市場運營,建成13處閃蒸礦化垃圾處理站,全部配備垃圾分選機,提昇處理效率,實現垃圾日產日清,無害化達標處理全覆蓋。今年,繼續在乾淨、整潔上下功夫,統籌推進村屯街路、農戶庭院和室內環境衛生治理,進一步提高標准、加大力度,廣泛發動群眾參與,鄉村面貌更加整潔有序。2019年,泰來縣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今年,泰來縣健全完善檢查考核機制,強化監督管理,確保鄉村保潔常態長效。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3處小型污水處理站,完成改廁3247戶,有效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努力實現『庭院淨、街路清、茅檁草瑟整治徹底、籬笆圍牆規矩整齊』。
泰來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紮實推動農村『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污水革命』『能源革命』『菜園革命』,農村環衛一體化、專業化服務實現全覆蓋,農村垃圾處理成效顯著,廁所改造、污水管控、村莊綠化等紮實推進,村村提昇顏值,村民幸福感實實在在。
富裕新生活、文明新生活、整潔新生活,這是泰來縣在脫貧之後描繪的全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