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前三季度經濟逐月回昇縱向看規律橫向看潛力
2020-11-02 09:36:5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日訊 日前,我省發布了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核算情況,數據表明,雖然經濟運行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與疫情初期比,經濟運行明顯改善。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9%,與一季度、上半年對比,降幅分別收窄6.4個和3個百分點,降幅收窄加速度明顯,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指標由負轉正,主要經濟指標逐步改善。該組數據釋放出哪些恢復性增長的積極信號?我省經濟運行仍面臨哪些挑戰?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劉瑞華。

  回歸常態化增長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劉瑞華認為,『可以說,我省在非常時期采取的一系列非常之策取得了非常效果。』前三季度,全省經濟恢復性增長步伐加快,呈現逐月加速回昇態勢。劉瑞華說,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測度有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既要有縱向與自己過去對比的歷史維度,也要有橫向與不同區域對比的現實維度。前者看發展演變的規律和特征,後者尋找差距和機遇。雖然與自身相比黑龍江經濟增長取得了優異成績,但整體總量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明顯。主要經濟指標仍處在下降區間,經濟全面回歸常態化增長仍需時日並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對統計指標加以分析,既有國際和國家層面宏觀經濟下行與自身結構性特征陣痛的疊加導致增速放緩的矛盾影響,也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傳導的滯後問題延續。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答卷,即將進入第四季度,全省乾部群眾應繼續積極作為,采取精准措施,打贏翻身仗,全面實現省委省政府『錨定正增長』的目標。

  挖掘增長潛能的實現路徑

  劉瑞華對我省今後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基於產業發展路徑的增長潛能釋放。擺脫傳統經濟增長的路徑依賴,舉全省之力,在危機育新機、變局開新局中,利用鏈經濟、循環經濟、開放經濟、創新經濟,釋放經濟增長潛能。基於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綜合發展考量,借助歷史經驗數據、行業分析成果、國內外經驗,測度與篩選、預判出增長潛力大的產業,包括代表新時代東北振興的標志性產業、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支橕產業、保量提速的成長性產業、創造性產業。上述產業既是未來我省支橕經濟增長潛能釋放的產業發展的靶向目標,也是通過資本技術要素集聚、產業鏈與供應鏈循環相互促進、科技創新驅動的有效途徑。

  第二,以改革創新激活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內生動力。清醒地看到,負重前行下黑龍江經濟增長回歸常態需要進行脫胎換骨式的觀念更新、思想解放、體制創新、機制完善和環境優化,更需要倒逼深化四個方面改革破冰:一要深化國企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市場化篩選經營高層職業管理者和團隊、運用業績與分配激勵與約束員工管理、建立常態化創新投入機制支橕企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性發展,在央企與地方化融合方面實現突破;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設有投資機遇和商業機會時市場主體有信心和決心入駐黑龍江的便利自由、法治可預期、全壽命周期服務的營商環境;三是支持非公有制發展的支持『清單』政策公開無障礙兌現,為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提供競爭中立、結果公開、兌現政策優惠零成本的關愛、保護、支持的政策體制、服務平臺、動態跟進的既親又情的政商關系,做到有事到場、難事能解、大事頂住、無事不擾。四是深化『頭雁』帶『春燕』的人纔激勵機制改革,推動創新創業制度機制政策實現全天候激勵,以創業帶就業為黑龍江未來留住、吸引更多人力資源、人口紅利、人力資本,彌補用工短缺的短板。

  第三,突出『十四五』規劃戰略引領。落實六個強省戰略統籌培育新增長點新增長極、推動百千萬工程、提昇百大項目質量與效能,深化鏈經濟布局、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後勁。依托軍民融合戰略的經驗與做法,將安全產業發展作成新時代東北振興的新標志。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未來遠景規劃要求,聚焦百億級骨乾企業成長的產業鏈鏈長梳理、千億級產業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萬億級產業集群的循環暢通新的投資機會和強鏈、延鏈、補鏈的行動計劃以及產業園區平臺空間擴張清單,在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形成國家重大戰略支橕。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