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記者 霍梟涵)『十三五』時期,我省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和冰雪經濟,冰雪旅游和冰雪經濟蓬勃發展。2019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2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683.8億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文化強省和旅游強省建設的提昇之年。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統持續實施『六項工程』、完善『六大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優秀文化和優質旅游產品,持續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游品牌,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和旅游強省,全面推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昇
近年來,我省旅游業發展基礎堅實。有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標志性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地域文化,頂級的冰雪資源,低密度的旅游空間,擁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硬實力;特別是近年來我省旅游業發展持續昇溫,恆大康養旅游城、太陽島四季冰雪、哈爾濱極地館二期等100多個大項目開工建設,全省5A級景區增至6家,『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提昇。
我省召開三屆旅發大會,實現了『舉辦一屆旅發大會,提昇一個承辦地』的目標,以第三屆旅發大會舉辦地黑河市為例,該市以迎接旅發大會為契機,夯實基礎設施,完善旅游引導標識系統,改善了城市面貌,帶動了經濟發展。在旅發大會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黑河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6%,增速下滑態勢得到扭轉,1月—7月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
文化和旅游產業深入融合 全省旅游產業提檔昇級
2020年,黑龍江省完善基礎設施,加強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統籌推進游客中心、集散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推進公路服務區、加油站、標識牌、通訊、電力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依托省級『龍江文化雲』和智慧旅游平臺,紮實推進市縣兩級智慧文旅平臺建設,盡快形成省、市、縣三級智慧管理和服務體系,提昇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鄉鎮文化站利用效率,突出管理、服務和保障三個重點,建立『服務清單』制度,提昇基層文化機構服務效能。加強公共文旅設施綜合管理,推動重點旅游地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重點旅游鄉鎮的文化站與旅游諮詢中心、旅游休閑設施等統籌建設與運營,逐步實現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一體化。舉辦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打造一批具有龍江特色、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群眾文化品牌。實施文旅融合公共服務示范基地創建工程,建立文旅資源『雙進入』機制,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進景區、旅游宣傳推廣進公共文化設施,促進優質文旅資源雙向轉化、功能融合。
今年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哈爾濱市文博場館游成為熱點。該市文旅部門整合80家文博場館資源,形成豐富的『文鑒藝廊』。 10月1日,哈爾濱博物館以全新姿態免費向市民開放,受到眾多游人青睞,8天長假接待參觀游客近萬人。此外,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東北烈士紀念館等1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歷史主題、紅色主題、綜合主題、民俗主題等特色展覽吸引游客參觀游覽。
疫情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旅游業發展趨勢長期向好
疫情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疫情影響著出游方式、產品形態和行業格局,加速了行業競爭和洗牌,倒逼商業模式迭代昇級,我省線上旅游產品供給也更加豐富,『雲旅游』成為新的旅游方式,隨著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加快建設,為旅游業發展提供新動能。2020年春季以來,省文旅廳整合十三個地市線上圖片、視頻、全景VR等資源,推出『雲游龍江』主題系列內容,讓游客足不出戶游遍龍江好風光。
在今年常態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我省旅游業發展趨勢長期向好,跨省游恢復以來,7月份全省共接待省外游客60萬人次,8月達到90萬餘人次,環比上昇50%。國慶節期間,全省共接待游客1637.4萬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到去年同期93%;其中,省內游客1343.6萬人次,佔比82%;省外游客293.8萬人次,佔比18%。實現旅游總收入108億元。全省假日期間旅游產品供給主題突出。以『龍江金秋·多彩油畫』為主題的五大秋季旅游產品、10條自駕游線路,為游客提供了有針對性而又多元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