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3日訊『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省電力公司積極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立足行業特點和優勢,聚焦農村電網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問題,大力改善電力基礎設施條件,同步推進定點扶貧、行業扶貧及項目扶貧,通過強基礎增福祉,有力支橕了我省20個國家級貧困縣、1778個貧困村脫貧出列,以實際行動詮釋『攻堅戰就要用攻堅戰的辦法打,關鍵在准、實兩個字。只有打得准,發出的力纔能到位;只有乾得實,打得准纔能有力有效。』
投資149億元農網昇級增添致富動力
『十三五』期間,省電力公司投資149億元,實施農村電網昇級改造,完成13.8萬口機井通電、3165個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昇級和527個自然村屯通動力電任務;其中投向20個國家級貧困縣及集中連片地區的資金達46.7億元,大力改善了電力基礎設施條件,為補強農村電網短板、助力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
『春天的水貴如油,水田秧苗綠油油,稻浪滾滾在金秋,豐收之後能買樓。』這是延壽縣青川鄉新勝村轉軸屯屯長韓玉軍自編的小曲,它將農網改造給農民帶來的喜悅生動呈現。面對記者,韓玉軍說:『自從2019年4月電網改造後,俺們水田機井用電再也不愁了,全村為此每年可增收50萬元。』
據介紹,2019年,省電力公司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昇級涉及投資13億元,建設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3242.61千米。工程完工後,全省農網供電可靠率達99.78%,農網綜合電壓合格率達99.69%。受益於此,延壽縣機井通電已覆蓋24.6萬畝水田4076眼機井,惠及全縣8000多戶貧困戶。
今年年初,省電力公司投資2400萬元啟動了41項抵邊村寨電網建設改造工程。目前這些工程已全面完工,共解決13個抵邊區縣市10千伏及以下卡脖子、用戶低電壓等問題,惠及59個抵邊村1.48萬戶約4.22萬人。
『進入秋季,地栽木耳澆水是關鍵,水澆多了耳子就會爛、水澆少了耳子小賣不上價。現在,使用電動噴淋設備澆地栽木耳,又快、又好、又節能……瞧這木耳長勢喜人,今年肯定能增產。』在牡丹江東寧市地栽木耳合作社,抵邊村寨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受益戶、菌農張大爺高興地說。
原來,東寧市抵邊村寨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實施范圍內的452戶居民,用電容量從平均0.74千伏安/戶提昇至3.09千伏安/戶,為他們開展地栽木耳電動噴灌及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可靠電力供應。
光伏扶貧產業照亮致富路
優先支持貧困村光伏發電設施並網——近年來,省電力公司准確把握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主動對接、積極服務光伏扶貧產業項目,開闢綠色服務通道,在光伏電站建設、並網、維護、故障排除等方面全力服務,並將項目接網方案納入新一輪農網改造昇級規劃,確保做到辦電快、接電早、用電穩,確保實現電量全額消納、電費和補貼及時支付,確保貧困群眾在光伏扶貧中早獲益,並不斷提昇獲得感。
『幸虧當時聽了你的話,沒想到那些小小的板子,曬曬太陽就能掙錢,有了分紅,我們老兩口的生活改善不少。』日前,海倫縣永富鎮眾發村村民鄧春榮對前來走訪慰問的海倫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曹雪明說。
沒有光伏分紅以前,鄧春榮一家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土地流轉、養老金和地力補貼,2017年人均收入只有3432.5元。2018年11月,海倫市電業局有限公司完成了全市101個村、68個光伏電站的並網任務,年發電量達8722萬千瓦時,產值3280萬元,使全市9525戶貧困戶家家都有了光伏發電扶貧的『陽光存折』。這個『陽光存折』為鄧春榮老兩口帶來了實惠——2019年底,他們老兩口人均收入達到7862元,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目前,省電力公司已累計服務光伏扶貧電站10356個,惠及全省60餘個縣(市、區)12.1萬戶貧困家庭,已按照國家規定累計結算電費6.51億元,累計轉付補貼3.59億元。
為確保光伏扶貧項目的穩定收益,省電力公司在運行維護方面,一方面安排供電公司專業運維人員定期巡檢光伏電站設備,第一時間發現、消除設備隱患,兼顧除塵、除草、除冰雪等工作,保證光伏電站可靠發電;一方面嚴格做好發電監控、電費核算等工作,組織市縣各級供電公司及時足額完成光伏電費和補貼電費撥付,確保發電收益形成『扶貧效益』。
用心用情多路扶貧架起『連心橋』
『這個扶貧土豆真挺好吃的。』入秋以來,齊齊哈爾供電公司的員工對食堂的土豆贊不絕口。他們口中的土豆,是訥河市二克淺鎮合發村貧困戶種植的綠色食品,是經供電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崔志國的『牽線搭橋』,走進員工食堂的。在崔志國的努力下,合發村優質農產品的口碑越傳越遠,銷路不斷擴大,不僅走進齊齊哈爾供電公司職工的『菜籃子』,還與齊齊哈爾地利集團達成包銷協議。
近兩年,省電力公司深入推動『消費扶貧』,與貧困縣扶貧辦緊密聯系,建立有效對接機制,幫助推廣銷售扶貧農副產品;還在部分供電所設立扶貧產品展示專櫃,推廣當地綠色農副產品,累計采買貧困縣農副產品248萬餘元。
在『定點扶貧』方面,省電力公司省、市、縣三級單位先後選派145名扶貧工作人員,組成26支駐村扶貧工作隊開展駐村定點扶貧,助力1892戶貧困戶脫貧摘帽。各駐村工作隊成立黨小組,全力配合當地政府加強政策宣傳、強化村務管理、加強基層黨建、謀劃產業發展等工作,為當地村民辦實事、解難題,充分發揮了作用,受到當地群眾好評。
撫遠市濃江鄉生德庫村四分之三的耕地位於灘涂地帶,收成沒保障。2017年,生德庫村成為省電力公司的定點幫扶村,三屆駐村工作隊瞄准窮根,在土地外做起了『造血』文章。2017年底,光伏電站項目建成投運,隨後糧食晾曬場、小型榨油廠等先後建成……『駐村工作隊扶貧真是扶到了根兒上。』生德庫村黨支部書記萬仁軍說,『這些項目就是一個個帶不走的財神爺!有了它們,村集體收入就不愁了。』
如今的生德庫村不僅村民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也大變樣,黨支部的號召力、吸引力大大增強,全村實現了『三通三有』。今年春節前,村裡建成了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們豐富業餘文化生活有了好去處。
目前,省電力公司26支駐村工作隊仍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壓實收官之責,保持決勝狀態』,以堅定的信念和埋頭苦乾,攻克脫貧攻堅的最後『堡壘』,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