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攻城拔寨百舸爭流 繪就精准扶貧新畫卷——齊齊哈爾龍江縣脫貧攻堅巡禮
2020-11-03 11:17:54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 李福山 鄒博寧 何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3日訊 昔日龍江縣,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鑄就全國產糧大縣美譽,素有『黑龍江省首縣』之稱;今日龍江縣,抓保障、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盡銳出戰,合力攻堅,扶貧路上再譜新章。

  枕戈待旦,時不我待。省市縣343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以及全縣2652名幫扶乾部,深入龍江縣158個行政村,聯鄉聯村,結對幫扶,腳踩泥土,心向人民,全縣27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4618戶、9812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迎著朝陽,記者一行驅車駛向龍江縣。沿途村莊與田野構成了一幅壯麗油彩,讓人不禁對這裡的興旺與富足充滿好奇與向往。不遠處,城市裡高臺樓閣的欣欣向榮,與農民兄弟們明媚的笑臉相映生輝。

  『扶貧牛』產業亮點紛呈

  『你看我這「黑兒子」,帶勁不?』魯河鄉先鋒村張來成推開牛棚的大門,興高采烈地介紹著他家養的和牛。『頭年出欄了2頭成牛、6頭牛犢,到手5萬多塊,再有兩個月又能出欄2頭,你再看,那頭母牛馬上也要臨產了,今年賺個七八萬塊錢不成問題。』本是內斂性格的張大哥每每提到他的改良和牛總是抑制不住喜悅。曾經還是建檔立卡戶的他,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養牛『高手』,旺盛期養殖30多頭牛讓他一躍奔上了小康。

  此時,在龍江縣的另一頭,哈拉海鄉紅旗村養殖戶李寶和同樣乾勁十足,拌料、喂食、清理牛棚,一氣呵成。『咱家三代窮根,真是窮怕了,政府給了好政策,種大田不收稅,養牛給補貼還給獎勵,給咱翻修房子,報醫療費,還免費教技術,再乾不好那就是孬種。』

  作為村裡第一個養和牛並與元盛公司簽訂單的養殖戶,他不僅還清了為媳婦治病欠下的8萬多元外債,還帶動全村30戶養殖戶向元盛公司交售30多頭牛犢,收入30餘萬元。

  在龍江縣,像這樣因為『扶貧牛』的政策走出貧困的家庭不在少數。2016年以來,全縣圍繞縣域支柱產業元盛公司實施了肉牛產業扶貧工程,創建了『政府+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龍頭企業+金融』、『國有資產+龍頭企業合作』三種模式,精准帶動建檔立卡戶3621戶,佔全縣建檔立卡戶總數的78.2%,戶年均增收1500至8000元。

  『一村一品』遍地開花

  『趙福祥38+45+60』『劉興漢60+6』『鄭香榮23+47+34』……走進合山村電商平臺服務站,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各家收上的雞蛋數。

  『咱這綠皮蛋雞品種好,綠殼蛋吃著香,大城市的人都認,現在產蛋的速度趕不上賣的速度,供不應求。』合山村電商服務站負責人孫麗一邊打包裝盒,一邊統計著雞蛋數。

  作為合山村的『鎮村之寶』,房前屋後溜達的綠殼蛋雞不僅是建檔立卡戶們的『來錢道』,更是村裡響當當的『支柱產業』。2018年,經充分調研和反復論證,依托本村笨雞飼養基礎好、飼養量大的優勢,合山村將發展綠殼蛋雞養殖項目確定為一村一品產業,建檔立卡戶購買雞雛每只補貼80%,四類重點戶及合山村一般戶購買雞雛每只補貼70%。

  依托村裡的電商平臺,合山村有了自己的品牌『綠殼笨雞蛋』。從龍江縣城,逐步銷往到齊齊哈爾、沈陽、大連、北京、上海、蘇州、廣州、廈門、重慶、都江堰等地,2018年、2019年全村共銷售綠殼蛋25萬餘枚,建檔立卡戶實現年均增收1800元以上。2020年合山村在原有綠殼蛋雞養殖規模的基礎上又增加了8170只,現綠殼蛋雞存欄已達2萬餘只。

  這邊『綠殼雞蛋』賣得紅紅火火,那邊沙棘黑木耳、滑子蘑長勢喜人,結合各村各地資源優勢,龍江縣發展雜糧種植、定制菜園和山羊、獺兔、生豬養殖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已在鄉村各處遍地開花,形成了『縣級主導產業頂天立地、鄉鎮特色產業鋪天蓋地』的嶄新局面,帶動建檔立卡戶3799戶,佔建檔立卡戶的81.5%,戶均增收300至2000元。

  消費扶貧多措並舉

  『龍江共有21種和牛系列產品,其中和牛菲力就作為國宴的御用食品招待各國大使。』這是龍江縣副縣長孫立軍化身網絡主播亮相京東元盛直播間時的推介詞。一個多小時的直播,在線觀看人數22.6萬人,銷量6192單,銷售額103.9萬元,帶動全店當日銷售達到236萬元。『縣官代言』已成為當前消費市場的一道風景,全新的銷售模式正不斷構建『小村落』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

  近年來,龍江縣高度重視消費扶貧點、面結合發展,通過開展對接承銷、龍頭

  企業帶銷、宣傳推介展銷、商場超

  市直銷、電子商務營銷、單位結對

  訂銷、旅游帶動促銷、幫扶單位助銷等方式,深入開展定銷、幫銷、促銷等活動,實現貧困戶群眾增收脫貧。截至目前,通過158個駐村(幫扶)工作隊,幫助貧困群眾銷售笨雞、雞蛋、蔬菜、玉米、土豆、木耳等農畜產品22種,消費金額共計40萬餘元,惠及貧困戶694戶。2020年,全縣37家企事業單位,6000餘人參與消費扶貧,累計幫助銷售和收購貧困群眾農戶產品金額738.4萬元。而同樣在新時代浪潮中不斷轉換角色的,還有不斷嘗『鮮』的新農民代表。在『三合村農貨』淘寶直播間,村民劉暢的銷售勢頭一點也不比網紅大V差。『黑豬肉,現宰現賣,一會兒咱就上鏈接,要的盡早訂。』劉暢有模有樣、游刃有餘的做著直播。他告訴記者,老百姓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品質,黑豬肉不僅脂肪少,口感更純正,高峰時一天能賣掉兩頭豬,每天在線網友近萬名。

  在龍江縣,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形勢不斷呈現,特別是『農家小園電商精准扶貧』項目,采取『網店+網貨+龍頭企業+貧困戶+農家小園+政府』的『六加』模式。由縣政府出資購買扶貧農資,龍頭企業與貧困戶簽訂訂單種植合同,通過『龍江原產地商品官方旗艦店』和『龍江縣電商』等平臺進行網絡銷售,形成產業的閉環。2019年,全縣種植總面積1330畝,輻射8個鄉鎮,帶動農戶1351戶,其中建檔立卡戶679戶,畝均增收3000至5000元。今年種植面積發展到3468畝,其中建檔立卡戶種植面積1298.54畝,輻射13個鄉鎮。龍江縣籬笆小院電商扶貧模式被評選為全國電商精准扶貧典型50佳案例,是東北三省唯一入選的電商扶貧案例。扶貧心聲

  用真情,貼民心,時刻將貧困戶的訴求放在心上,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市法院駐龍興村工作隊

  駐村扶貧乾部是新時代黨的『三農』政策宣傳的火炬手,點滴汗水譜寫了農村天地大有作為新篇章!

  ——市外辦駐東興村工作隊

  持心克難志不改,俯首鞠身為扶貧,駐村乾部肩負黨的囑托,政府的責任,群眾的期盼,付出多少汗水,歷經多少困苦,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擔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龍興鎮新功村工作隊

  乘時代東風,當扶貧先鋒,為脫貧攻堅添動力,為鄉村振興注活力!——省招生考試院駐先鋒村工作隊一手扶志智,一手托產業。以『志』與『智』唱響扶貧協奏曲,以產業壯大推動脫貧攻堅。——市直機關工委、市委統戰部駐山泉鎮平安村工作隊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