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樺川縣:『六扶』策略『六字』提氣創新脫貧攻堅機制體制
2020-11-03 20:3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3日訊(記者 王春穎) 3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場樺川縣專場舉行。

新聞發布會現場。

  近年來,樺川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強力攻堅,堅持不懈地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較高質量脫貧,2019年5月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佳木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樺川縣委書記郭廣福欣喜地告訴記者們,2016-2019年我們連續四年在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位居『A』檔次前列,2019年榮獲黑龍江省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並於今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郭廣福用『四個創新』介紹了樺川縣在脫貧攻堅機制體制創新方面的一整套責任體系。一是創新『中樞調度+專項推進』的指揮體系,堅持黨政『雙組長』責任制,成立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指揮部,實化細化『任務書』『時間表』『施工圖』;突出專項推進抓落實,成立產業、教育、醫療等14個扶貧專項推進組,『精准滴灌』、下足繡花功夫。二是創新『領導掛帥+部門聯建』的包保體系,實行掛圖作戰模式,將全縣劃分為九大攻堅戰區,每名縣處級乾部都包保3-4個行政村,經常帶著行李住村,站在扶貧第一線指揮推動工作落實。三是創新『全覆蓋駐村+乾部結對』的幫扶體系,精選後備乾部和醫務人員552人,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和醫療工作隊覆蓋全縣105個行政村;選派2609名乾部對接幫扶所有貧困戶,黨群乾群關系在脫貧攻堅中不斷昇華。四是創新『網格化扶貧+跟蹤服務』的鞏固體系,將全縣所有農戶按網格劃分,把各部門資源力量整合到網格,把鄉村乾部的攻堅責任落實到網格,把幫扶乾部的動態監測定位到網格,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構築起『小網格大服務』格局。

  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樺川縣建立了監測和動態幫扶機制。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堅決落實『四個不摘』要求,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隊伍不撤,所有扶貧政策精准落實到位,對貧困戶扶上馬送一程。建立防止返貧監測機制,因病、因殘、因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等引發的剛性支出明顯超過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縮減的家庭進行監測,落實『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四色預警機制,依據風險等級,組織相關部門和鄉村乾部,因人因戶分類施策,及時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樺川縣委副書記縣長姜宇峰介紹道,自2016年以來,樺川縣探索實踐玉米大豆『保險+期貨』整縣推進新模式,做到保產量、保價格、保收入,為服務『三農』積極探索,總結形成了『樺川模式』。2019年,2500多戶遭受洪澇災害的農民獲得保險賠付8700多萬元,有效降低了群眾致貧返貧風險。

  『樺川縣貧困群眾以老年人多,思想觀念陳舊,內生動力不足。我們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把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姜宇峰介紹,樺川縣明確提出『六扶』策略,采取『講、曬、立、建、樹、評』六字提氣法——講脫貧政策,曬家風家訓,立村規民約,建愛心超市,樹自立典型,評最美庭院,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脫貧攻堅以來,樺川縣最直觀的變化是農村基礎設施的巨變,最欣慰的變化是群眾生活水平的質變,最根本的變化是群眾思想觀念的蛻變,最深刻的變化是黨員乾部作風的轉變。郭廣福表示:『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現在和將來。樺川縣將持續攻堅,毫不松懈。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