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4日訊 再過幾日,便到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了,這個日子,經過商家的不斷炒作和宣傳,已經演變成了購物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十一』購物節變得越來越盛大,越來越多的人翹首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只因在這一天,商家都會大力推出優惠活動,讓利於購物者。
隨著『雙十一』日漸臨近,記者發現,不論是翻看手機,還是PC網頁,或是手機短信,都是鋪天蓋地的『雙十一』宣傳。尤其在今年,許多電商在11月初便開始推出了系列優惠活動。
然而,需要提醒廣大市民的是,每年的這個時期,既是人們購物狂歡的好日子,同時也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高峰期。
晚報記者特別為廣大讀者總結了以下幾類『雙十一』期間常見騙局類型,提醒市民,開心購物的同時,更要擦亮雙眼,免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預售』騙局
不論是網絡電商,還是線下實體,每到大型購物節來臨前,眾商家進行『預售』早已是再普遍不過的營銷方式了,許多商家通過短信將新品預售的信息發給會員,無意中給騙子提供了機會。
近兩年『雙十一』前,都有不法分子以『預購』『限時購』『預先降價』等為誘餌,通過微信或手機短信發送包含木馬病毒的鏈接。
一旦市民點開,木馬病毒就會植入手機竊取用戶信息。此外,不法分子也會在預購活動上動歪腦筋,騙取消費者的定金。
晚報提醒:『雙十一』期間,喜愛網購的市民,很有可能會收到大量的預售、優惠活動的短信。市民切記,凡是短信中有優惠券或者紅包鏈接的不要點開。因為鏈接中很可能含有木馬病毒,能『秒』盜客戶信息和賬戶資金。
『打折』騙局
經常網購的市民其實早就發現,很多商家在『雙十一』期間,並沒有做到真正地讓利於消費者,而是耍起了『手腕』。
這類商家會在活動前期對商品先漲價,待到活動開始後,再進行降價、打折,實際上價格並沒有變化,只是使了障眼法,但每年還是會有許多消費者上當。
市民孫女士告訴記者,她近段時間一直在網上關注一款餐桌,想等著『雙十一』有優惠的時候購買,可近日她卻發現,該商家所售的所有商品都集體漲價了,這讓她很是氣憤,詢問客服,客服卻含糊其辭,無法給出正面解答。
晚報提醒:每到『雙十一』,很多商家會暗中抬價,然後再打出雙十一『半價』的噱頭吸引消費者。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定注意提前比價,不要被商家『半價』、『一折』的宣傳蒙住了眼睛。
『特價缺貨』騙局
據了解,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有一些電商打出『特價商品』來吸引顧客,然而,消費者奔著某一特價商品而來,通常不會只買一樣商品,為了達到『包郵』的條件,還會選購一些其他商品。
可商家卻藏了個心眼兒,對於『特價商品』,經常是付款後不發貨,給出的解釋往往是『缺貨』、『售罄』或者『備貨不足』。
讀者譚女士稱,她去年『雙十一』買了一個平板學習機,當時搜索到了某個品牌的全網最低價,毫不猶豫地拍下了。為了不浪費郵費,她又順便買了些別的商品。
可等了好幾天,譚女士發現除了這款學習機,其他的商品都收到了。詢問賣家,賣家一直說「缺貨」,最終將學習機的錢退給了她。
晚報提醒:很多商家為了吸引眼球,會使出『特價』、『秒殺』等宣傳手段。晚報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遇到特價商品時,一定不要急著去拍,而是要仔細詢問客服貨源是否充足,並與其他商家的價格進行比較,如果相差過大,便要三思了。
偽『紅包』騙局
據了解,近年來每到購物狂歡節,便會有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紅包,自稱是某某網購平臺回饋消費者。
但是,人們點擊後卻發現並不能直接領取紅包,而是要先關注再分享,或轉發給一定的好友後纔能領取,這種紅包大多是一些不正規的電商或其他網絡平臺誘導關注、增加粉絲的誘餌。
還有一些紅包點擊領取時需要填寫個人信息,或者跳轉到不明網站,此類紅包一定要謹慎對待,其目的很可能是獲取個人信息,或通過釣魚網站竊取銀行系統隨機發送的驗證碼。
晚報提醒:若不慎點擊,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修改網銀、支付寶等重要賬戶密碼,並通過安全軟件查殺木馬病毒。
假『客服』騙局
由於『雙十一』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搶購高峰期網絡會反應較慢,網銀交易很可能出現遲緩的情況。一些不法分子便冒充客服,假借『所購商品出現了卡單或交易失敗等情況,若逾期處理,賬戶資金將被凍結』等理由,要求到銀行ATM機前操作退款。
事實上,這是誘騙消費者將錢匯到騙子的賬戶中。也有部分不法商家會借此機會欺詐客戶。
晚報提醒:『雙十一』期間網購訂單太多,此類信息容易使人信以為真,但諸如『卡單』『調單』『激活訂單』等多為詐騙術語,市民們看見此類詞語基本可以斷定是騙局。
實在不放心,廣大消費者一定要通過電商平臺的官方熱線或官方客服諮詢,多方核實後再行處理,切勿輕信不明短信或電話。
『信用提額』騙局
『雙十一』又稱剁手節,說的就是許多消費者缺少理性,面對大幅的打折優惠,失去了『免疫力』,更有甚者會選擇借錢來購買商品。
據了解,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有不少人想方設法提昇花唄或信用卡額度,而這正給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機。
不法分子通常會冒充花唄或銀行客服,謊稱可以提昇信用額度,繼而以支付『服務費』為由,誘導網友掃其二維碼支付,從而實施詐騙。
晚報提醒:切勿輕信網絡上關於提高花唄、信用卡等透支額度的信息。提高透支額度要經過嚴格審核、提供相關證明,並且不會額外收取費用。
最後,晚報提醒廣大『剁手黨』,在『雙十一』這場全民狂歡的購物節日裡,購物雖然是快樂的事情,但還是要格外小心騙子及個別無良商家的陷阱,遇到麻煩要及時向官方客服反映或第一時間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