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綏化市望奎縣:大力推動數字鄉村建設 打通農業農村服務最後一公裡
2020-11-04 09:4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4日訊 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公布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公布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綏化市望奎縣、齊齊哈爾市依安縣、牡丹江市西安區榜上有名。

可追溯水稻基地監控指揮中心。

  近年來,望奎協調推進鄉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全力打造鄉村數字治理新模式,數字鄉村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數字農業、數字生活正在逐漸步入望奎鄉村。

  『以前俺們哪知道WiFi是啥啊,這不近幾年縣裡給咱村上也通上了網,我們也能在家上網啦,你別看我80多歲了,我現在也天天用快手刷二人轉吶!』說到網絡信號普及後的生活家住廂白鄉前惠五村的彭大娘喜上眉梢。近年來,望奎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始終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城鄉同步推進原則,全面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高移動網絡資源佔用率、寬帶端口佔用率,提昇鄉村信息化水平。目前僅聯通公司一家就完成農村4G建設基站128個,基站數覆蓋所有的鄉鎮區域,截止至2019年末覆蓋率提高到99.8%。農村新增FTTH覆蓋節點478個,新增FTTH裝機能力6.8萬端口,裝機總端口達到9.6萬個。移動公司在農村建設端口31240個,設置家寬基礎設備122臺,可承載全縣農村家寬用戶。

望奎縣龍薯聯社田間物聯網監控設備。

  『我們在大田的關鍵位置部署傳感器和視頻監控器,對田間的土壤濕度、空氣氣溫溫度、光照強度等影響莊稼生長的關鍵信息進行時時監控,通過可追溯水稻監控指揮中心就可以對這些信息進行及時的掌握並對稻田的生產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這種數字農業的生產種植方式,既提高農作物的產品質量,又節約了人工成本,可謂一舉雙得。』龍蛙農業可追溯水稻指揮中心負責人對數字農業的種養模式這樣介紹到。據悉,望奎縣2015年被確定為益農信息社建設省級試點縣以來,共建設123家益農信息社,信息服務終端平均分布全縣15個鄉鎮109個村,運行至今。『十三五』期間,全縣累計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面積47萬畝,從2019年開始田間物聯網建設得到有效推進,『龍薯聯社』、『龍娃農業聯社』、『兩個爸爸』家庭農場等一大批農業經營主體農業信息化水平位居全省一流水平。2020年,在全縣建設『互聯網+種植業』高標准示范基地7個,落實面積2.46萬畝。

望奎縣智慧城管指揮平臺。

  基礎設施普及、數字農業增收,望奎數字鄉村建設工作有時有序、步穩行遠,在下一步工作中,望奎將從五個方面持續深入加強數字鄉村建設。要大力發展鄉村數字經濟。推動農業農村基礎數據整合共享。加快推廣雲計算、大數據、田間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打造科技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建設智慧農(牧)場,推廣精准化農(牧)業作業,推動互聯網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要強化農業農村綜合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推動農業裝備智能化,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裝備制造業結合,推動信息化與農業裝備、農機作業服務和農機管理融合應用。優化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技術專家在線為農民解決農業生產難題。同時借助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補齊鄉村治理的信息化短板,提昇鄉村治理智能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借此推進農村智慧黨建、『網上黨支部』、『網上村(居)民委員會』,推動『互聯網十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蓋。要建設智慧綠色鄉村。推廣農業綠色生產方式,建立農業投入品電子追溯監管體系,推動化肥農藥減量使用。加大農村物聯網建設力度,實時監測土地?情,促進農田節水。建設現代設施農業園區,發展綠色農業。要推進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開展綜合性、專業性、現代化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互聯網+黨建』,完善農村基層黨建信息平臺,推廣網絡黨課教育,推動黨務、村務、財務網上公開,暢通社情民意。推動『互聯網+社區』向農村延伸。加快推進實施農村『雪亮工程』,深化平安鄉村建設。要統籌推動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強化一體設計、同步實施、協同並進、融合創新,促進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數字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統籌整合鄉村已有信息服務站點資源,推廣一站多用,避免重復建設。促進數字鄉村國際交流合作。

責任編輯:強銳